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罝兔的意思、罝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罝兔的解釋

(1).張網捕兔。《詩·周南·兔罝》“肅肅兔罝” 漢 鄭玄 箋:“罝兔之人,鄙賤之事,猶能恭敬,則是賢者衆多也。”

(2).用以稱美賢者之行。 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被褐茹草,垂綸罝兔,則心歡意得,如将終身。” 宋 姜夔 《浣溪沙》詞序:“予與 安 甥,或蕩舟採菱,或舉火罝兔,或觀魚簺下。”

(3).落網的兔。 宋 範成大 《寄陸融州》詩:“罝兔脫豐草,池魚躍清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罝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張網捕兔
    指用網捕捉兔子的行為。此義項源自《詩經·周南·兔罝》中“肅肅兔罝”的記載,漢代鄭玄注解時提到“罝兔之人”雖從事低微之事,但态度恭敬,引申為賢者衆多。
    動詞用法上,“罝”本身也可表示張網捕捉的動作,如“罝兔”即指捕兔的行為。

  2. 落網的兔
    指被捕獲的兔子,如宋代範成大詩句“罝兔脫豐草”中描述兔子從網中逃脫的情景。


二、引申與比喻意義

  1. 稱美賢者之行
    因捕兔需專注與細緻,古人以此比喻賢者的德行。晉代葛洪《抱樸子》中以“垂綸罝兔”形容隱士淡泊自得的生活狀态。

  2.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作為自然或隱逸生活的象征,如宋代姜夔《浣溪沙》序中提及“舉火罝兔”,描繪田園之趣。


三、字源與結構


四、相關詞彙

“罝兔”既指捕兔的行為與工具,也蘊含文化隱喻,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爾雅》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罝兔》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罝兔》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羅網捕兔”。該詞的拆分部首是“缶”和“兔”,其中“缶”(fǒu)是一個古代的容器形狀,用于捕捉動物,而“兔”(tù)指的是一種小型哺乳動物。

根據《康熙字典》,《罝兔》的總筆畫數為22,其中“缶”的筆畫數為6,而“兔”的筆畫數為16。

《罝兔》的來源

《罝兔》一詞最早出現在《楚辭·離騷》一節中,是中國古代文學名著之一。它描繪了楚國的詩人屈原在離亂時期的内心世界。在《離騷》中,屈原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用“罝兔”來象征那些小心謹慎、機智伶俐,能夠躲避困難而生存的人。

《罝兔》的繁體

《罝兔》的繁體字為「罝兔」。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查閱的資料,在古代漢字書寫體系中,罝兔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基本相同。由于字體演變的原因,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漢字的形态和筆畫有所變化。

《罝兔》的例句

這隻兔子狡猾機智,像罝兔一樣,總能逃過獵人的追捕。

組詞

罝網、搜捕、機智、狡猾。

近義詞

狡兔、狡兔三窟。

反義詞

笨兔、糊塗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