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鋸牙的意思、鋸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鋸牙的解釋

(1).像鋸齒一般的銳牙。《逸周書·王會》:“茲白者,若白馬,鋸牙,食虎豹。”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鋸牙之獸,雖低伏而見憚;揮斧之蟲,雖銓形而不威。” 宋 孫武仲 《祠二廟之明日未得順風呈同行》詩:“朱幡擁前後,鋸牙虎視森兩廂。” 清 曾國藩 《何君殉難碑記》:“鋸牙鉤爪,殪我閎儒。”

(2).古代治水工程器具名。 宋 蘇轍 《論所言不行劄子》:“雖罷四河之名,仍存減水之資,鋸牙、馬頭率皆如故。”《宋史·河渠志一》:“凡埽下非積數壘,亦不能過其汛湍,又有馬頭、鋸牙、木岸者,以蹙水勢護隄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鋸牙”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成語比喻義(言辭犀利)

  1. 基本含義
    比喻人言辭尖銳、善于辯論,能有效擊破對方的觀點。該用法源自《孟子》的典故,形容孟子在辯論中如鋸子般鋒利,分割對方邏輯。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辯才出衆的群體,如律師、政治家或辯論賽選手。

二、字面含義(實際物體)

  1. 銳利的牙齒
    指像鋸齒般鋒利的牙齒,常見于古籍描述。例如《逸周書》提到“茲白者,若白馬,鋸牙,食虎豹”,形容猛獸的尖牙。

  2. 古代治水工具
    宋代文獻記載“鋸牙”為水利工程中的一種設施,用于調節水勢、加固堤壩。如《宋史·河渠志》提到其與“馬頭”“木岸”配合使用。

三、醫學延伸義(牙齒形态)

現代醫學中,“鋸齒牙”指牙齒邊緣不平整的現象,常見于兒童換牙期,成人則可能與磨損或咬合異常有關。


提示:若需具體古籍原文或醫學案例,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鋸牙的意思

鋸牙是一個常用于形容物體或動物的特征的詞彙,它指的是具備像鋸齒一樣的尖銳凹陷形狀的特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鋸牙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钅”和“牙”。部首“钅”表示與金屬有關的事物,而“牙”則表明與牙齒有關。在漢字中,“钅”有2畫,“牙”有4畫。

來源和繁體字

“鋸牙”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鋸”的本義指的是一種用于鋸砍木材的工具。而“牙”的本義是指牙齒。因此,鋸牙最初是用于形容物體具有與鋸或牙齒相似的形狀。

在繁體字中,“鋸”被寫作“鋸”,“牙”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考古和字書的記載,古代的 “鋸” 字有兩種寫法:一種是“齘”,另一種是“鋸”。而“牙”字則與現代書寫相似。

例句

1. 河水在山石間形成了奇特的鋸牙狀流動。

2. 這隻動物有着尖銳的鋸牙,可以輕易地将食物撕成碎片。

組詞

1. 鋸齒:指物體的邊緣或表面上具有鋸齒狀的凹凸紋理。

2. 鋸木:指使用鋸齒工具切割木材。

3. 鋸片:用于切割硬質物體的薄片狀工具。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鋸齒、鋸狀

反義詞:光滑、平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