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鈞軸的意思、鈞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鈞軸的解釋

(1).鈞以制陶,軸以轉車。比喻國家政務重任。 唐 韓愈 《酒中留上襄陽李相公》詩:“知公不久歸鈞軸,應許閑官寄病身。” 元 陳天祥 《論盧世榮奸邪狀》:“往者 阿合馬 ,以梟獍之資,處鈞軸之重。”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于文襄之敏》:“當時 傅文忠 、 劉文正 諸公相繼謝事,秉鈞軸者唯公一人。”

(2).喻指擔負國家政務重任的人。 唐 白居易 《和夢遊春一百韻》:“危言詆閽寺,直氣忤鈞軸。” 宋 陳鹄 《耆舊續聞》卷四:“且賢者器業,本不在於文藻,而國之鈞軸,實藉此而進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鈞軸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鈞”與“軸”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國家政權的中樞要職,尤指宰相或相當于宰相的職位。以下從詞源、釋義及典籍用例分述:


一、字義解析

    • 本義為制陶器所用的轉輪(《說文解字》:“鈞,三十斤也”),後引申為權柄、權衡之意,象征掌控全局的權力。
    • 典籍用例:

      《漢書·鄒陽傳》載“獨化于陶鈞之上”,以陶鈞喻帝王治國之術。

    • 指車轅中心的關鍵部件(《說文解字》:“軸,持輪也”),引申為樞紐、核心,喻指國家運轉的中心機構。
    • 典籍用例:

      《後漢書》稱宰相為“機衡之任”,機衡即北鬥樞軸,暗喻中樞地位。


二、複合詞釋義

“鈞軸”合用後特指:


三、典籍用例與權威參考

  1. 唐代文獻

    白居易《策林》雲:“臣伏見鈞軸之地,實代天工”,直指宰相職責為代天理政 。

  2. 宋代史籍

    《宋史·職官志》載:“三省長官,典領鈞軸”,明确三省長官(宰相)的樞紐地位 。

  3. 清代注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鈞”:“陶者之輪曰鈞”,引申為“權衡萬物”,佐證其權力象征 。


四、現代漢語中的使用

現代語境中,“鈞軸”屬曆史詞彙,多見于研究古代官制、文獻解讀或文學創作,如:

“唐代以中書門下為鈞軸之司,統攝六部。”

——引自《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鈞軸”以制陶轉輪與車軸為喻,凝練表達國家權力中樞的核心概念,是漢語中體現傳統政治結構的典型詞彙。其釋義可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辭源》及曆代史書職官志部分。

網絡擴展解釋

“鈞軸”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比喻國家政務重任
    源自古代制陶和車軸運轉的意象:“鈞”是制陶用的轉輪,“軸”是控制車輪運轉的核心部件。兩者結合,象征國家政務如同陶輪與車軸般關鍵且需精密協調。

  2. 指擔負國家政務重任的人
    常用于形容身居要職、掌握國家大權的官員,如宰相或重臣。例如唐代韓愈詩句:“知公不久歸鈞軸,應許閑官寄病身”。


二、延伸與用法


三、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詩文,如韓愈、白居易的作品,後延續至宋、清等朝代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不辯菽麥觇窺塵肺車右赤楊蟲螘黜逐從祖祖母奠酹凡迹發寤風颶浮蒸肐胝兒溝塗詭惡歸孫瑰轶海苔蒿藜橫匾宏綱鋐鋐疆圉稽較戢景積伶積俐金錢癬祭肉祭獸棘田酒材拘禁橘性辣忽忽萊國涼清連倫履舃交錯胖壯片理平綠頗辭起死臞仙睿緖搔擾轖結適婦市鬻説公案素葉嘽諧田燭畏匿香燈消黯嘯傲席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