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峻峙的意思、峻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峻峙的解釋

(1).高聳。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喬嶽峻峙,命世興賢。”

(2).指聳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故宮北石柱》:“周垣峻峙,隅樓特起。”

(3).陡峭。 宋 張耒 《明道雜志》:“﹝ 黃州 ﹞去治無百步,有山入 江 ,石崖頗峻峙,土人言:此 赤壁磯 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峻峙(jùn zhì)是漢語中一個形容山勢高聳陡峭的連綿詞,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和文學色彩。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峻:《說文解字》釋為“高而陡也”,本義指山勢高險,引申為嚴厲、嚴峻(如“嚴刑峻法”)。
  2. 峙:《玉篇》注“立也”,本義為聳立、屹立(如“雙峰對峙”)。二字組合強化了山體拔地而起、巍然矗立的視覺意象。

二、核心釋義

指山巒高峻陡峭、挺拔聳立的狀态,強調山體的垂直高度與險峻形态。

例:郦道元《水經注·江水》:“兩岸連山,略無阙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其中“重岩疊嶂”即含峻峙之意。

三、引申與修辭

  1. 比喻品格剛直:如“風骨峻峙”,形容人如高山般剛正不阿的節操(《世說新語·賞譽》:“嵇康風骨峻峙,爽朗清舉”)。
  2. 形容建築宏偉:用于描寫樓閣、城牆等人工建築的巍峨氣勢(如“城阙峻峙”)。

四、權威文獻佐證


參考資料:

  1.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3. 《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
  4. 《水經注校證》(中華書局,陳橋驿校證)
  5. 《世說新語箋疏》(中華書局,餘嘉錫箋疏)

網絡擴展解釋

“峻峙”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ùn zhì,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高聳
    形容山嶽或建築高而挺拔。例如南朝梁沈約在《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中寫道:“喬嶽峻峙,命世興賢。”
    (注:“喬嶽”指高山,此處強調山勢巍峨。)

  2. 聳立
    指物體直立、挺拔的姿态。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描述:“周垣峻峙,隅樓特起。”
    (描述城牆與角樓高聳矗立的景象。)

  3. 陡峭
    形容地勢險峻。宋代張耒《明道雜志》提到黃州赤壁矶“石崖頗峻峙”,即指山崖陡峭險峻。

二、字義分解

三、應用與補充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獻中,描述自然景觀或建築的雄偉形态。例如嘗試用“小匡廬”的比喻體現“峻峙”的氣勢,但需注意其來源權威性較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參考《漢典》《大唐西域記》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哀丘北堂書鈔便房不竭之府漕院超超玄著察議丞弼傳情賜酖大門中擣锉惡劣帆颠放責風流瀟灑風調雨順甘露廚高馱細馬公幹駭人聞見毫犀龁咬換氣歡燕化翼迦黎家至戶到金吹寖大計樞亢辭客塵魁帥老饞鍊意李郭同舟柳鬥眉子石螟蛉之子明天曆瓶夥竊比輕騎盛君設心積慮市場體系石棺庶黎說那裡話韬光養晦天江讬色文電無偶縣侯淆譌小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