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峻峗的意思、峻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峻峗的解釋

(1).高峻。《文選·顔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松石峻峗,蔥翠陰煙。” 呂延濟 注:“峻峗,高峻也。”峗,一本作“ 垝 ”。

(2).高山。《後漢書·崔駰傳》:“悠輕舉以遠遁兮,託峻峗以幽處。” 李賢 注:“峻峗,謂山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峻峗”一詞在現有文獻中較為少見,可能為筆誤或生僻組合。更常見的相關詞彙為“峻崿”或單獨使用的“峗”。以下分兩種情況解釋:

一、若為“峻崿”

根據和():

  1. 字面含義:指高峻的山崖,形容山勢陡峭險峻。
    • 例:三國嵇康《琴賦》中“陟峻崿”描述攀登險峰;北魏郦道元《水經注》用“峻崿萬尋”形容湘水流域山崖高聳。
  2. 比喻義:象征品格剛直不屈,如元代揭傒斯詩句中以“褰衣必峻崿”比喻堅守氣節。

二、若為“峗”單獨使用

“峗”讀作wéi時,本義指山高聳的樣子(如《爾雅·釋山》中“三山襲,昆侖丘,三山峗”);讀作wěi時,可指山名(如甘肅崆峒山的别稱)。

補充說明

“峻”作為核心語素,本義為山高陡峭(、2),引申為高大(如“峻德”)或嚴厲(如“嚴刑峻法”)。若需進一步考據“峻峗”,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峻峗》的意思

《峻峗》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高而險峻的山峰或山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峻峗》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山”和“嶽”。

五筆輸入法的編碼是25241,總共有15畫。

來源

《峻峗》的字形源自于古代的山形象,表示山峰的高大和險峻。

繁體寫法

在繁體字中,峻峗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但是《峻峗》的寫法保持基本一緻。

例句

1. 穿過這片峻峗,我們就能到達山頂。

2. 這座山峰峻峗陡峭,很少有人敢攀登。

組詞

1. 峻峰:高而險峻的山峰。

2. 峻嶺:險峻的山嶺。

近義詞

險峻、陡峭、高峻。

反義詞

平緩、平坦、平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