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味。 宋 李彭老 《摸魚兒·莼》詞:“愛滑捲青綃,香裊冰絲細。山人雋味。”
(2).深長的意味。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籤·王韋》:“故其詩婉麗多緻,雋味難窮。”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六:“ 稼軒 詞,於雄莽中别饒雋味。”
“隽味”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ùn wèi,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美味
指食物或飲品味道鮮美、令人回味。例如宋代李彭老在《摸魚兒·莼》中寫道:“山人隽味”,形容莼菜的鮮美口感。
深長的意味
多用于形容文學、藝術作品或言辭中蘊含的深遠意境或情趣。如清代陳廷焯評價辛棄疾的詞“于雄莽中别饒隽味”,即指其豪放中帶有耐人尋味的深意。
“隽味”既可指味覺上的享受,也可指精神層面的審美體驗,體現了漢語詞彙“具象與抽象交融”的特點。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古典文學作品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隽味"(jùn wèi)是一個形容詞詞語,意思是獨特、精巧、典雅的味道或風格。
"隽"的部首是"隹",總共有10個筆畫;"味"的部首是"口",總共有8個筆畫。
"隽味"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和藝術領域。在文學、書畫、音樂等藝術形式中,"隽味"被用來形容那種獨特細膩、含蓄深沉的藝術風格。
"隽味"的繁體字為「雋味」。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隽味"可以有不同的寫法,比如「隽」的古字形為「雋」,但意思和拼音都是一緻的。
1. 這幅畫的隽味讓人陶醉其中。
2. 這首詩的隽味表達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隽麗、隽永、隽語、隽秀、隽馨、隽雅
細膩、精緻、深沉、含蓄
粗糙、簡單、平庸、平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