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别名的意思、别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别名的解釋

[be also known as] 正式的或規範的名稱以外的名稱

詳細解釋

(1).正名以外的名字;異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三》:“ 增山 者, 上郡 之别名也。” 唐 劉知幾 《史通·六家》:“《乘》《紀年》《檮杌》,其皆《春秋》之别名者乎?” 清 葉廷琯 《吹網錄·盧鴻之名下無一字》:“ 閻潛邱 箋注引《歷代名畫記》: 盧鴻 ,一名 浩然 。則 盧 實祗名 鴻 ,且 鴻 又有别名。” 瞿秋白 《論文學革命及語言文字問題·學閥萬歲》:“一種是大減價的自由主義,别名叫做淺薄的人道主義。”

(2).《荀子》中的邏輯術語。 荀況 把概念的基本屬種關系相對地分為“共名”和“别名”兩級。“共名”相當于屬概念,“别名”相當于種概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别名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别名指事物或人除正式名稱外的其他稱呼,常見于書面或口語表達。例如昵稱、花名、藝名等均屬于别名範疇。在邏輯學中,《荀子》将其定義為與“共名”相對的種概念術語。

二、曆史與典籍例證

  1. 古代文獻記載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提到“增山者,上郡之别名也”,唐代劉知幾《史通》中也将《乘》《紀年》等典籍視為《春秋》的别名。
  2. 天文術語
    如“紫微宮”别稱“紫宮”,源自《史記索隱》等古籍對星象的異名記載。

三、現代應用場景

四、相關詞彙

若需了解具體典籍原文或更多别名案例,可參考《水經注》《荀子》等文獻,或查閱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别名是指某個人或物體所用的非真實、非本名的名稱。它可以用于隱私保護、藝名、化名等各種情況。下面将對别名這個詞進行拆分、來源解釋和提供一些相關例句和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别(刀、分)、名(口、夕、丶、丿) 來源: 别名一詞最早見于《莊子•逍遙遊》中,此處指的是化名為"蓼莪"的案夫人。後來逐漸演化出了廣義的意義,成為指代非真實本名的名稱的普遍用語。 繁體寫法: 別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別:又由讠包刀上半音符號初會意不識字,米左開刀從竪至一,表示了一個切口的動作。 名:缺右上小框形狀的"口",上面疊加一橫"一",表示了一個人為的辨識标志。 例句: 1.他在外地追求自己的夢想,用了一個别名。 2.那位藝人在演藝圈有兩個不同的别名。 3.請注意,這隻是我的别名,不是我的真實姓名。 組詞: 昵稱、化名、藝名、筆名、綽號、外號、假名 近義詞: 别號、别稱、號、名號 反義詞: 本名、真名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