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郡将的意思、郡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郡将的解釋

郡守。郡守兼領武事,故稱。《後漢書·皇甫規傳》:“臣窮居孤危之中,坐觀郡将,已數十年矣。” 李賢 注:“郡将,郡守也。”《漢書·酷吏傳·嚴延年》“ 繡 見 延年 新将” 唐 顔師古 注:“新為郡将也,謂郡守為郡将者,以其兼領武事也。”《三國志·魏志·杜畿傳》“於是追拜 畿 為 河東 太守”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時 ( 張時 ) 畿 ( 杜畿 )相見,於儀當各持版。 時 歎曰:‘昨日功曹,今為郡将也!’” 清 梁章鉅 《稱謂錄·郡将》:“郡将始見《馬援傳》。 宋 時郡守稱郡将,蓋以朝臣出知列郡,其結銜稱知某州軍州事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郡将”是中國古代官制中的稱謂,具有曆史演變和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郡将”最初指郡守,即地方行政長官。由于郡守常兼管軍事(即“兼領武事”),因此得名“郡将”。例如《後漢書》中記載:“臣窮居孤危之中,坐觀郡将,已數十年矣”,李賢注釋明确将“郡将”等同于“郡守”。

二、曆史演變

  1. 東漢至南北朝:郡守作為地方軍政長官的别稱,如《三國志》提到杜畿被追拜為河東太守時,同僚感歎其從“功曹”升為“郡将”。
  2. 宋代:郡守仍稱“郡将”,尤其以朝臣出任地方官時,其官職全稱常為“知某州軍州事”,體現軍政合一的特點。

三、職能特點

郡将的職責不僅限于民政管理,還包括軍事指揮權。例如《漢書·酷吏傳》中顔師古注:“郡守為郡将者,以其兼領武事也”。

四、引申含義

現代語境中,“郡将”也被引申為能力非凡者的代稱,例如形容在管理或藝術領域有卓越才能的人。但這種用法多見于詞典釋義,古籍中未明确出現類似比喻。

五、文獻例證

“郡将”的核心含義是兼管軍政的郡守,其用法在不同曆史時期略有差異,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三國志》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郡将的意思

郡将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指的是掌管一個郡的軍政事務的官員。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郡将的部首是口,拆分後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阝”(讀音:fù)和“口”(讀音:kǒu)。

郡将的總筆畫數為10。

來源

郡将一詞《漢書·百官公卿表》中出現,是中國古代的官職名稱。

繁體

郡將(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書寫方式不同于現代,郡将的古時候寫法為:

朝廷官員

例句

1. 郡将在轄區内負責維護治安和管理軍務。

2. 他被征召為郡将,要帶領士兵抵禦敵軍的侵略。

組詞

郡守、郡縣、将領、縣尉、郡治

近義詞

州牧、郡丞、縣令、郡守

反義詞

百姓、平民、士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