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軍麾的意思、軍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軍麾的解釋

軍中指揮用的旗。引申指擔任指揮的人。《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軍麾命服之序,監督方部之數。” 劉良 注:“軍麾,以毛為之,以指麾也。” 唐 杜甫 《遣興》詩:“天地軍麾滿,山河戰角悲。” 明 屠隆 《綵毫記·難中相會》:“軍麾要我贊謀謨,我忠貞怎把英風挫,甘受羈囚任坎坷。”《清朝野史大觀·清人逸事三·王壯武公不愧儒将》:“軍麾所至,輒以忠義風動其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軍麾"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軍事色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軍麾"原指古代軍隊中用于指揮的旗幟,通常用毛羽制成()。《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劉良注明确提到:"軍麾,以毛為之,以指麾也",說明其材質與指揮功能。

二、引申含義 隨着詞義發展,"軍麾"可代指掌握軍隊指揮權的人或軍事統帥()。如唐代杜甫《遣興》詩句"天地軍麾滿,山河戰角悲",這裡的"軍麾"既指戰旗,又暗喻遍布的軍事統帥。

三、文獻例證

  1. 指揮旗功能:明代屠隆《綵毫記》"軍麾要我贊謀謨"()
  2. 象征軍事權威: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軍麾命服之序"()
  3. 反映戰争場景:杜甫詩句通過"軍麾滿"與"戰角悲"形成意象對照()

四、綜合解析 該詞兼具具體器物與抽象指代的雙重性,既強調實物戰旗的指揮功能,又延伸為軍事權力的象征。其使用多出現于古代軍事文獻和詩詞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但在曆史文學作品中仍作為典型軍事意象出現。

網絡擴展解釋二

《軍麾》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軍麾》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軍隊旗幟。在古代當軍隊進行行軍或作戰時,指揮官會執掌麾下的軍事力量,而軍麾就是作為軍隊的标志物而存在的旗幟。

拆分部首和筆畫

《軍麾》的拆分部首是“軍”和“麾”,其中“軍”的部首是“冖”,“麾”的部首是“麥”。拆分後,《軍麾》總共包含13畫。

來源

《軍麾》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成公十六年》這部古代史書中。在古代軍隊中,軍麾被用來作為指揮官所率領軍隊的标記,象征着軍隊的威嚴和統一性。隨着曆史的演變,《軍麾》的含義也漸漸擴展為一種象征軍隊統帥、鼓舞士氣的符號。

繁體

《軍麾》的繁體字寫作「軍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軍麾》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古代字典《說文解字》中,「麾」的字形為「巸メ犂手」「巾ト」,而「軍」的字形類似于現代的「軍」。

例句

1. 千軍萬麾,逆天而行。
2. 軍麾巍然,旗幟高揚。

組詞

軍麾旌旗、軍麾威儀、軍麾臨照、執麾指揮

近義詞

軍旗、軍幟、軍府

反義詞

平民旗、平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