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浚恒的意思、浚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浚恒的解釋

謂求之太過,超出恒常。語出《易·恒》:“初六,浚恆貞兇,無攸利。” 孔穎達 疏:“浚,深也。最處卦底,故曰深也。深恆者,以深為恆是也。” 明 唐順之 《與楊蕉山書》:“且夫直前太鋭,近於用壯;取必太過,近於浚恆。在《易》固有戒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浚恒"是一個源自《周易》的古漢語詞彙,具有特定的哲學内涵,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但在解讀典籍時仍具重要意義。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面釋義與典籍出處

"浚恒"出自《周易·恒卦》初六爻辭:"浚恒,貞兇,無攸利。"


二、哲學内涵與權威注解

  1. 王弼注《周易》(魏晉玄學代表):

    "浚恒"者,求深窮底者也。初六處卦之始,而執意深求恒道,失其適中,故兇。

    解讀:在事物初始階段強求深遠的恒常,違背漸進規律,招緻兇險。

  2. 孔穎達《周易正義》(唐代官定注疏):

    "浚"謂深也,"恒"謂久也。初六居下,而深求久道,是躁進取敗之象。

    解讀:地位卑微時急于求成,強索恒久之道,屬冒進之失。


三、現代引申與用法

在當代語境中,"浚恒"可引申為: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周易》(中華書局點校本):原始典籍出處。
  2. 王弼《周易注》(樓宇烈校釋本):玄學核心注解。
  3. 孔穎達《周易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唐代官方釋義。
  4. 黃壽祺《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現代權威譯注,解析"浚恒"為"初涉事即苛求恒久"。

"浚恒"深刻體現了《周易》"時中"思想——恒久需依時勢漸進,強求深恒反招禍患,對理解傳統文化中的辯證思維具有重要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浚恒”是一個源自《易經》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浚恒”指求之太過,超出恒常,即過度追求或堅持某事物,超出了正常限度。該詞由“浚”(疏通、深挖)和“恒”(持久、常态)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過度深求恒久狀态”。


二、詳細釋義

  1. 出處與經典背景
    源自《周易·恒卦》初六爻辭:“浚恒,貞兇,無攸利。”
    孔穎達疏注:“浚,深也。最處卦底,故曰深也。深恒者,以深為恒是也。”
    意為:初六爻處于卦底,象征過度追求恒久,反而導緻兇險。

  2. 引申含義

    • 警示過度執着:強調事物需遵循自然規律,若強行以“深求”的方式維持恒常,可能適得其反。
    • 儒家思想體現:與“中庸”理念呼應,反對極端行為,主張適度平衡。
  3. 曆史用例
    明代唐順之在《與楊蕉山書》中曾用“浚恒”批評“取必太過”的行為,說明該詞常用于勸誡過度偏執的語境。


三、現代應用

如今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讨論,形容對目标、原則的過度堅持,隱含負面評價。例如:“追求效率固然重要,但若浚恒而忽視人性化,恐失本心。”

注:如需進一步了解《周易》原文或曆代注疏,可參考漢典及古籍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妳背羣閉蟄脖領子不齒不琅鼓財賄參看長辭讒陷從子大萬登踐東奔西撞東索柮枂紡線娘風勢崗亭高雄市攻诋國家公務員還省賤獲教誡濟美搢紳録進祀就食劇煩苛峭勑勒朗詠廉訪連判靈雨淪壞絡幕呂公茭蠻僥慢駡媒主懞懞撲破湫水任舉觞醳沙苑升工省愆寡過桃孩頭秃穨唐惟良圍網蝸殼居烏鵲先策仙源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