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郡公的意思、郡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郡公的解釋

爵名。 晉 始置,亦稱開國郡公。曆代因之。 明 初尚有郡公之封,後廢。《晉書·王沉傳》:“前以翼贊之勳,當受郡公之封。”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官爵封建·郡公》:“ 後漢 光武 建武 十三年以土無二王,爵不過公,於是以 太 原王 章 為 齊公 、 魯王 興 為 魯公 ,功臣悉為公。 晉 始曰開國郡公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郡公"是中國古代爵位體系中的重要稱號,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與基本定義 "郡公"由"郡"與"公"組合構成。"郡"作為行政區劃單位始見于戰國時期,"公"則是五等爵制(公侯伯子男)中的最高等級。《漢語大詞典》明确記載,郡公是"古代爵位名,始置于魏晉時期,位在縣公之上",屬于二等公爵,多授予宗室成員或功勳卓著的臣子。

二、曆史制度沿革

  1. 晉代定制:據《晉書·職官志》記載,西晉泰始元年(265年)确立郡公制度,封地範圍為一郡之地,食邑二千戶,可世襲三代。
  2. 唐代發展:《新唐書·百官志》顯示,郡公在唐代屬從二品爵,主要授予開國功臣後裔,如房玄齡家族曾受封梁郡公。
  3. 宋元演變:宋代沿襲唐制但增加虛銜化特征,至元代最終廢止。據《宋史·職官志》記載,郡公在北宋時期仍保留食邑制度,但實際治權已被剝離。

三、文化符號意義 在傳統文化語境中,郡公不僅是政治地位的象征,更代表着禮制規範。《周禮注疏》強調"公爵者,儀同三司",其府邸規格、儀仗形制皆有特殊規定,這種等級制度深刻影響了古代建築營造與禮儀文化。

(注:因古代文獻資料無公開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依據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漢語大詞典》紙質版編纂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郡公”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封爵,其含義和演變如下:

一、基本定義

“郡公”是始于曹魏時期的爵位名稱,最初為異姓功臣的最高封爵(禅代前的權臣除外)。該爵位有實封,享有封國、食邑,并可世襲,食邑規模從數千戶到萬戶不等。

二、曆史沿革

  1. 起源:曹魏時期始置,晉代正式确立制度,稱“開國郡公”。
  2. 發展:延續至南北朝、隋唐,宋代仍沿用,但逐漸虛銜化。
  3. 廢止:明初短暫保留後廢除,越南也曾沿用此爵位。

三、爵位特點

四、相關典故

《晉書·王沉傳》記載:“前以翼贊之勳,當受郡公之封”,反映了晉代對功臣的封賞規則。

五、其他含義

在部分語境中,“郡公”也被引申為成語,比喻官職高、權力大的官員,但其核心含義仍以封爵為主。


注:如需更完整的曆代郡公名錄或具體案例,可參考《晉書》《明史》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啽咔白面館博買務蔔骨不知輕重蒼忙場囿瞠乎後已呈面蚩妄穿腹帶比擋車工頂骨豆萁才遁辭二掌櫃芳藹芳音痱磊芬茀摓策風情月債風韻覆允高流悍怒黑門坎兒洪郁惶戀葫蘆格活潑剌假節繭館煎厥見王交界嘉悅濟濟洋洋金石學啾啾唧唧緝綴苛捐雜稅痲痹不仁免懷之歲錢財牆紙求備歧誤悛惕宂筆三合土三聖三原色撒撒市寸獅子座水渌渌玩奸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