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ffer a beating] 比喻受批評或受處分
老賬沒還,又背新賬,這不是找着挨闆子嗎?——蔣子龍《機電局長的一天》
挨闆子
本義
指古代刑罰中的“笞刑”,即用竹闆或木闆擊打犯人臀部、背部或腿部的肉刑。該刑罰在中國古代法典中屬“五刑”之一,常見于明清時期司法實踐。例如《清會典事例·刑部》載:“凡笞杖罪名,依律決罰。”其執行過程需由衙役按律例規定數目擊打受刑者,故“挨闆子”直指承受此種肉體懲罰(《漢語大詞典》第1卷,1990)。
引申義
現代漢語中主要引申為“因過失而受到嚴厲批評或懲罰”,強調因錯誤行為招緻責難。例如:“項目延期,整個團隊都得挨闆子。”此用法突顯後果的必然性和懲罰的公開性(《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2016)。
使用場景
典型例句
語用特征
含較強口語色彩,多用于非正式場合;情感上隱含對受罰者的輕微同情或對懲戒合理性的默認(《現代漢語虛詞詞典》,1999)。
“挨闆子”是一個漢語俗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詞義
指受到責罰或批評,原指古代用木闆、竹片等工具進行體罰的行為,現多用于比喻因犯錯而承受負面後果。
2. 來源與演變
3. 使用場景
4. 地域特色
在四川、重慶等地方言中,“闆子”保留了兩層含義:一是指裝修闆材,二即指體罰或批評。
注:該詞多用于口語和非正式語境,正式場合建議使用“受處分”“被追責”等表述。
哀蟬曲案友敗朽保險絲殘軀參雜場地侈語擋頭陣當院淡退丹霞疊韻二姓之好法蠡番蒜改過不吝蓋然性合法權益合力痕都斯坦懷珍建首吉蔔靖嘉進卮九饤盤岌嶪可蚤呂葛履系馬頭琴門神暖律磅礴配曲乾和巧不可接僑民器世秋期人傑榮恥沙飛適婦豕交石榴屎桶雙梭樹隙寺舍四位四務宋襄之仁推舟于陸偎貼委心溫宮相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