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舉名的意思、舉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舉名的解釋

(1).稱揚其名。《莊子·應帝王》:“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 郭象 注:“雖有蓋天下之功,而不舉以為己名。”

(2).唱名。指僧人唱佛號。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舉名的班首真呆僗,覷着 法聰 頭做金磬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舉名”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稱揚其名

指對某人或事物的名聲進行贊揚、傳揚。這一用法源于古典文獻,如《莊子·應帝王》中“有莫舉名,使物自喜”,意為不刻意标榜功名,讓萬物自然欣喜。後世多用于形容對功績或美名的傳播,例如“唐玄奘大師取經之舉名高天下”。

二、僧人唱佛號

特指佛教儀式中僧人高聲誦念佛號的行為。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提到“舉名的班首真呆僗”,描繪了法事場景中僧人唱名的情景。此用法具有宗教儀式色彩,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


補充說明

  1. 詞源解析
    “舉”本義為“托起、提出”,引申為“稱頌、彰顯”,如“一舉成名”中的含義。
  2.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舉名”,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如“公布選舉名單”可簡稱為“舉名”。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莊子》《西廂記》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舉名》的意思

《舉名》是一個成語,表示為了羅列人名或事物的名字而舉例引用。在文章或演講中使用這個成語可以增加說服力和效果。

拆分部首和筆畫

《舉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一字頭部首。它的筆畫數是四畫。

詞源

《舉名》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學者舉例引用的習慣。在古代文獻中,常常會見到類似的表達方式。

繁體

《舉名》的繁體字為「舉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舉」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常見的古代寫法包括「拘」「挙」等。而「名」字的古代寫法則為「囗口ノ匕丆」。

例句

在發言過程中,我們可以用一些知名學者的話來舉名,以增強觀點的可信度。

組詞

舉薦、舉手、名副其實、名不虛傳

近義詞

列舉、引用、引證

反義詞

略過、不提及、未提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