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憎惡、不相親近之貌。《詩·唐風·羔裘》:“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 毛 傳:“居居,懷惡不相親比之貌。” 鄭玄 箋:“其意居居然有悖惡之心,不恤我之困苦。”
(2).引申為盛氣淩人貌。 清 黃遵憲 《以蓮菊桃雜供一瓶作歌》:“一花退立如局縮,人太孤高我慚俗;一花傲睨如居居,了更嫵媚非粗疎。”
(3).安靜貌。《莊子·盜跖》:“ 神農 之世,卧則居居,起則于于。” 成玄英 疏:“居居,安靜之容。”
“居居”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用法和時代背景區分:
憎惡或盛氣淩人貌
安靜祥和狀
需結合語境判斷,古典文獻中多含貶義或中性描述,現代網絡則偏向輕松調侃。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居居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作形容詞,意思是安定、固定、穩定的狀态或情況。
居居的部首是屮(草字頭),其中,“屮”也是它的首字母。
居居共有9畫。
《居居》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這篇古老的文獻中,書中寫到:“居居者正位之。”意思是居住在自己的家中。
《居居》的繁體字是「居居」。
在古代,「居居」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差異。古代使用篆書和隸書等字體,寫出的字形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
1. 研究生畢業後,她找到了一份居居的工作,穩定且有足夠的收入。
2. 這個村莊一直居居不動,幾百年來都沒發生什麼變化。
1. 居住:指在某個地方居住。
2. 居民:指居住在某個地方的人。
3. 居所:指生活、居住的地方。
1. 安定:指穩定、平靜的狀态。
2. 固定:指穩定不變的狀态。
3. 穩定:指不動搖、不變化的狀态。
1. 流動:指不固定、不穩定的狀态。
2. 不安:指不穩定、不安定的狀态。
3. 變動:指發生變化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