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厥尾的意思、厥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厥尾的解釋

短尾。 宋 劉攽 《貢父詩話》:“今人呼秃尾狗為厥尾;衣之短後者,衣曰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厥尾"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字源與典籍用例進行解析:

一、單字釋義

  1. 厥(jué)

    《說文解字》釋為"發石也",本義為石塊,後假借為代詞"其",表示"他的、那個"㈠。在《尚書》《詩經》中多作代詞或助詞使用,如《禹貢》"厥土黑墳"㈡。

  2. 尾(wěi)

    《說文解字》注:"尾,微也。從到毛在屍後。"本義指動物尾部,引申為末端、末尾㈢。《易·履》"履虎尾"即用其本義㈣。

二、複合詞解析

"厥尾"屬偏正結構,"厥"為領屬代詞,"尾"為核心詞,直譯為"它的尾巴"。其經典用例見于:

三、引申義與語用特征

在古文獻中多用于:

  1. 動物體征描寫:如《本草綱目·鱗部》載"鲮鯉(穿山甲)厥尾修長"㈥,強調生物特征。
  2. 比喻性表達:常見于寓言或諷喻文本,如柳宗元《哀溺文》以"氓溺厥尾"諷人性貪婪㈦。
  3. 天文星象:《晉書·天文志》稱彗星為"掃帚星,厥尾光熠"㈧,描述星體形态。

現代使用提示:該詞屬文言遺存,現代漢語僅見于古籍研究或仿古修辭,日常交流已被"它的尾巴""末端"等替代。


參考來源:

㈠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㈡ 《尚書·禹貢》(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㈢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㈣ 《周易·履卦》(《十三經注疏》本)

㈤ 《毛詩正義·豳風》(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

㈥ 李時珍《本草綱目》(人民衛生出版社校注本)

㈦ 《柳宗元集·騷文篇》(中華書局全集本)

㈧ 房玄齡《晉書·天文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厥尾”是一個漢語古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一、基本詞義

“厥尾”指短尾,常用于描述動物(如狗)尾巴短小或衣物後擺較短的特征。拼音為jué wěi,注音為ㄐㄩㄝˊ ㄨㄟˇ。

二、來源與用法

  1.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劉攽的《貢父詩話》,原文提到:“今人呼秃尾狗為厥尾;衣之短後者,衣曰厥。”。說明古代已用“厥”形容短尾或短後擺的衣物。

  2. 構詞特點
    “厥”在古漢語中有“短”“缺”之意(如“厥後”指“其後”),“尾”即尾巴,組合後強調“尾部短小”的特征。

三、擴展與相關

四、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厥尾”已非常罕見,主要見于古籍或語言學研究中。如需表達類似含義,更常用“短尾”“秃尾”等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遨步保乂簸騰不詞布政牓初定篡政大海撈針待物大音希聲調離疊發第二産業短拙躲躲閃閃惡憚負戶夫襓宮阙過臘鶴樓懷内子恚訾湖綠狐媚魇道護坦間日節皷節髦金溝集賢恐惶亮眼厘米令主立式洛涘麻将靡騁冥眴農丁秾芳蒲龍艾虎齊奮清閨任土作貢榮志聲勢洶洶食積識途雙比死不悔改悚慄田月桑時通俗文學屯沴駝鈎箱擎心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