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德的意思、絶德的詳細解釋
絶德的解釋
1.卓絕的德行。
詳細解釋
卓絕的德行。 漢 揚雄 《法言·淵骞》:“君子絶德,小人絶力。” 漢 揚雄 《法言·淵骞》:“或問絶德。曰:‘ 舜 以孝, 禹 以功, 臯陶 以謨,非絶德耶?’”
詞語分解
- 絶的解釋 絶 é 見“絕”。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網絡擴展解釋
“絶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權威文獻和語境綜合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絶德”指卓絕的德行,強調道德品質的至高境界。其中“絶”取“極、最”之意(如“絕妙”),而非“斷絕”,因此詞義為褒義。
二、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揚雄《法言·淵骞》:
- “君子絕德,小人絕力” —— 強調德行與力量的對比。
- 文中以舜(孝)、禹(功績)、臯陶(謀略)為例,說明“絶德”的具體表現。
三、使用注意
- 詞義辨析:部分非權威來源(如)誤将“絶”解為“斷絕”,導緻負面釋義,此說法缺乏文獻依據。
- 現代應用:多用于古文研究或文學創作,現代口語中罕見。
四、擴展參考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法言》原典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絶德
絶德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以下含義和特點:
- 意思:絶德指的是人的品德極其惡劣,行為道德敗壞到極點。
- 拆分部首和筆畫:絶德由“纟”部和“彵”部組成,總共有21筆。
- 來源:絶德是由《說文解字》編撰的,其中的“絶”取自古文“翟”字,表示惡或壞;“德”意指道德或品行。結合在一起,表示極其惡劣的品德。
- 繁體:絶德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絕德”。
-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絶德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如“絕”字的“纟”部分常常被簡化成“彡”部,而“德”字的“彵”部分可能會被寫成“彳”。
例句:
1. 他的行為無惡不作,可謂是絶德之人。
2. 這個劇中的反派角色絶德成性,令人厭惡。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絶德沒有衍生詞,因為它本身是一個形容詞。
近義詞:品德敗壞、道德堕落
反義詞:德行高尚、品德端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