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掘筆的意思、掘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掘筆的解釋

秃筆。掘,通“ 拙 ”。《南齊書·王僧虔傳》:“ 孝武 欲擅書名, 僧虔 不敢顯跡。 大明 世,常用掘筆書,以此見容。”《新唐書·李繁傳》:“ 繁 下獄,知且死,恐先人功業泯滅,從吏求廢紙掘筆,著家傳十篇,傳於世。” 宋 黃伯思 《東觀馀論·跋<瘗鶴銘>後》:“石頑難刊,且為水泐,故字無鋒穎,若掘筆書。” 清 查慎行 《得樹樓雜鈔·掘筆》:“ 放翁 掩脛無全衣,作字用掘筆。掘,猶雲‘秃’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掘筆”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秃筆”,即筆尖磨損、不鋒利的筆。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出處與用法

  1. 《南齊書·王僧虔傳》:
    王僧虔因避諱宋孝武帝(擅書法),故意用秃筆寫字以降低書法表現力,避免招緻猜忌。原文提到:“大明世,常用掘筆書,以此見容。”
    (注:大明為宋孝武帝年號)

  2. 《新唐書·李泌傳》:
    李泌在獄中擔憂家族功績失傳,向獄吏求廢紙與秃筆撰寫家傳:“恐先人功業泯滅,從吏求廢紙掘筆,著家傳十篇。”

三、延伸與關聯

四、近義詞與相關詞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南齊書》《新唐書》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百度百科。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掘筆

掘筆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掘”和“筆”。下面将對這兩個部分進行拆分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1. 掘(jiū):由扌(手部)和屈(區)組成,屬于手部的字。掘的總筆畫數為11畫。

2. 筆(bǐ):由竹(zhú)和聿(從)組成,屬于竹部的字。筆的總筆畫數為10畫。

來源

掘筆古書上有記載,具體來源可能與古代文字演變和發展相關。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結構裡,往往蘊含着意義的象形和指示。掘指挖掘,筆可以代表書寫。因此,“掘筆”可能是描述通過筆墨記錄和挖掘知識,引申出的符號。

繁體

掘筆的繁體字是「掘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掘、筆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不同曆史時期和地區的書法風格也會影響其形狀和結構。掘的古代寫法有些類似于現代的寫法,但也有一些微小的變化。筆的古代寫法可能更加簡化,不過整體結構還是容易辨認的。

例句

1. 他用掘筆記錄下來的事實及時被承認。

2. 掘筆所挖掘出的曆史珍寶讓人歎為觀止。

3. 這幅畫使用的工具隻有一支小小的掘筆。

組詞

掘穴、掘墓、掘地、掘金、筆記、筆頭、筆迹、筆畫、筆法、筆友。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挖掘、發掘、記錄、寫下

反義詞:填埋、忘卻、删除、擦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