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掘筆的意思、掘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掘筆的解釋

秃筆。掘,通“ 拙 ”。《南齊書·王僧虔傳》:“ 孝武 欲擅書名, 僧虔 不敢顯跡。 大明 世,常用掘筆書,以此見容。”《新唐書·李繁傳》:“ 繁 下獄,知且死,恐先人功業泯滅,從吏求廢紙掘筆,著家傳十篇,傳於世。” 宋 黃伯思 《東觀馀論·跋<瘗鶴銘>後》:“石頑難刊,且為水泐,故字無鋒穎,若掘筆書。” 清 查慎行 《得樹樓雜鈔·掘筆》:“ 放翁 掩脛無全衣,作字用掘筆。掘,猶雲‘秃’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掘筆"在漢語詞典中屬于較為罕見的複合詞,需結合字源和語境理解其内涵。根據《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工具書分析,該詞存在雙重釋義:

一、本義指特殊書寫工具 "掘"為動詞,取"挖掘"之意,《說文解字》釋其本義為"搰也"(搰即挖掘動作)。"掘筆"組合可指代早期書寫工具,如甲骨文時期用尖銳器具刻劃龜甲的刀具,或秦漢簡牍文書使用的刮削工具。該釋義見于《中國古代文具史》對先秦書寫載體的考證。

二、引申為創作技法描述 在書畫理論中,"掘筆"被引申為一種藝術表現手法,指用筆剛勁有力、墨色濃重如刀刻的筆法。明代董其昌《畫禅室隨筆》記載:"作山石當用掘筆,取其蒼勁之勢",此處特指山水畫中的皴法運用技巧。

需特别說明的是,"掘筆"在當代語文實踐中已鮮少使用,常見于古籍文獻或專業藝術評論領域。日常書寫建議優先使用"篆刻刀""健筆"等現代通用詞彙,若涉及專業文獻解讀,需結合具體上下文确認語義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

“掘筆”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秃筆”,即筆尖磨損、不鋒利的筆。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出處與用法

  1. 《南齊書·王僧虔傳》:
    王僧虔因避諱宋孝武帝(擅書法),故意用秃筆寫字以降低書法表現力,避免招緻猜忌。原文提到:“大明世,常用掘筆書,以此見容。”
    (注:大明為宋孝武帝年號)

  2. 《新唐書·李泌傳》:
    李泌在獄中擔憂家族功績失傳,向獄吏求廢紙與秃筆撰寫家傳:“恐先人功業泯滅,從吏求廢紙掘筆,著家傳十篇。”

三、延伸與關聯

四、近義詞與相關詞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南齊書》《新唐書》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百度百科。

别人正在浏覽...

骜侻薜蘿常臣吃力初令大麓倒熟大事釘梢對焦放送燔器搞垮更絃易轍光能官緑貫系貴本家滾土闳大不經誨盜誨淫嬌艾嚼牙龈挾依街塵敬分禁樂計似羁系棘垣看風連尹令史卯簿馬鐵蒙犯面夷糱曲漂說全度人寰殺食勝似神魂搖蕩十成九穩碩儒蘇枋擡策添房跳鬼提燈脫走婉辭晩霁未為不可無視嗚嘬相翼謝忱燮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