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絶壑的意思、絶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絶壑的解釋

1.深谷。

詳細解釋

深谷。 唐 于邵 《送家令祁丞序》:“非奇峯絶壑,則不能運其機;非緣情體物,則不能動其興。” 宋 蘇舜欽 《送李生》詩:“男兒生世間,有如絶壑松。” 金 元好問 《遊黃華山》詩:“湍聲洶洶轉絶壑,雪氣凜凜隨陰風。” 清 劉大櫆 《遊黃山記》:“忽巨石仄起如龜脊,左右絶壑萬仞,從脊上跼步以行,行者皆股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絶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詞義解釋

“絶壑”指深谷,特指陡峭險峻、幽深難測的山谷。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古籍和現代詞典中被明确記載。

發音與注音

用法與例句

“絶壑”常見于古典文學,用于描寫自然景觀的險峻深邃:

  1. 李白《春日遊羅敷潭》:“攀崖度絕壑,弄水尋回溪”,形容攀登懸崖、穿越深谷的艱險。
  2. 蘇舜欽《送李生》:“男兒生世間,有如絕壑松”,以絕壑松比喻堅毅品格。
  3. 元好問《遊黃華山》:“湍聲洶洶轉絶壑,雪氣凜凜隨陰風”,渲染山谷的險峻與寒冷。

文學意象

該詞多用于營造孤絕、壯美或危機感的意境,如“左右絶壑萬仞”(清代劉大櫆),凸顯自然環境的險要與人類的渺小。

注意事項

如需更全面的詩詞用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5、6中的古籍引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絶壑》的意思

《絶壑》(jié hè)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山勢險峻、峭壁陡峭、山峰疊嶂等地貌景觀。這個詞常用于形容山嶺的陡峭和絕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絶壑》一詞由「糸」和「土」兩個部首組成。在「糸」部下面是「由」,共有9畫。在「土」部下面是「圡」,共有6畫。

來源和繁體

《絶壑》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最早源于《詩經·大雅·思齊》:“草木猗猗,競秀執禮;百神守之,藐不菲也。”其中的“百神守之,藐不菲也”一句中,“藐不菲”原指絕壑,後來被引申為險要之地。

在繁體字中,「絶」的寫法為「絕」,而「壑」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絶」的寫法是「刈」加上「糸」,表示割斷絲線的意思。而「壑」的寫法為「土」加上「豁」,表示山間的大塊地勢。

例句

1. 這附近有一座絶壑,真是令人望而生畏。

2. 我們攀登了絕壑,終于到達了山頂。

組詞

- 絶路(jié lù):指沒有路可以通行的險要之地。

- 壑谷(hè gǔ):指山谷深處陡峭的地方。

- 險壑(xiǎn hè):指危險陡峭的山渠。

近義詞

- 陡壁、險嶺、峭壁:都表示陡峭的山勢。

反義詞

- 平原、平地、坦途:都表示平坦的地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