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罥索的意思、罥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罥索的解釋

秋千。亦指秋千架上的繩索。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春節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袨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鞦韆。 楚 俗謂之拖鈎,《湼槃經》謂之罥索。”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湖主》:“穿過小亭,有鞦韆一架,上與雲齊;而罥索沉沉,杳無人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罥索”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秋千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詞義

“罥索”指秋千或秋千架上的繩索。其中“罥”本意為懸挂、纏繞(如捕鳥獸的網),而“索”即繩索,合稱後特指秋千的懸挂裝置。

2.文獻例證

3.文化背景

古代秋千活動多與節慶相關,如寒食節、清明節等,兼具娛樂和祈福意義。“罥索”一詞反映了傳統民俗與佛教經典(如《涅槃經》)的關聯。

4.字形解析

“罥索”是秋千的古稱之一,現多用于文學作品中營造古典意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罥索》的意思

《罥索》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用來束縛、套牢或操縱人的陷阱或手段。

拆分部首和筆畫

《罥索》的部首是“缶”(fǒu),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罥索》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四年》的記載中,當時寫作“罥骀”。後來的《爾雅·釋言》中将其解釋為“罥牛骀馬以采布”(用來套住牛和馬的工具,用來捕捉禽獸的陷阱),并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意義。

繁體

《罥索》的繁體字為「罥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罥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緻上仍然保持了缶部和決旨部,如「缶+罒+皆+罒+黽」。

例句

1. 他陷入了企圖逃離不了的罥索。

2. 那個騙子用各種罥索來誘騙無辜的人。

組詞

罥網、罥群、罥手、罥心、罥胥

近義詞

陷阱、圈套、網羅、誘餌

反義詞

解脫、解救、逃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