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捐館的意思、捐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捐館的解釋

見“ 捐館舍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捐館"是漢語中一個典雅且帶有委婉色彩的文言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去世,屬于古代對死亡的避諱說法之一。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本義

    "捐"意為舍棄、抛棄;"館"原指房舍、館驿,此處引申為人的軀體或居所(即生命所寄寓之所)。

    合稱"捐館"字面指舍棄所居之館舍,隱喻生命終結,即死亡。

    例: 《戰國策·趙策二》:"今奉陽君捐館舍。"(注:奉陽君去世。)

  2. 委婉與避諱性

    古人諱言死亡,常以"捐館""捐館舍""棄堂帳"等詞代指,體現對逝者的尊重。此用法多見于史書、墓志銘及文人書信。


二、語源考證

  1. 最早文獻出處

    語出《禮記·曲禮下》:"君子将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後。凡家造,祭器為先,犧賦為次,養器為後。無田祿者不設祭器……大夫士去國,逾竟,為壇位,鄉國而哭;素衣、素裳、素冠;徹緣、鞮屦、素簚;乘髦馬,不蚤鬋,不祭食;不說人以無罪;婦人不當禦……三月不從政。"(注:後段雖未直接出現"捐館",但奠定了以"館舍"喻生命的文化基礎。)

  2. 漢代典籍用例

    王充《論衡·辨祟》:"捐館卒家,宅無完舍。"(注:明确以"捐館"指代死亡。)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捐館:抛棄館舍。舊時對死亡的婉辭。

    引證:唐·白居易《養竹記》:"迨謝病歸裡,捐館者數人。"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9年修訂版。

  2. 《辭源》(第三版)

    捐館舍:舍棄所居之屋舍,指死亡。

    引證:《戰國策·趙策》:"今奉陽君捐館舍。"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


四、文化關聯

"捐館"與"殂落""晏駕""薨逝"等同屬古代等級化諱辭體系,反映儒家"為尊者諱"的禮制思想。其使用需結合語境,常見于描述士大夫階層之逝。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9.
  2.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第三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3. [戰國]佚名. 《戰國策》[DB/OL].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4. [東漢]王充. 《論衡》[DB/OL]. 國學導航.

網絡擴展解釋

“捐館”是古代對死亡的婉辭,常見于書面語境,特指官員或地位較高者的離世。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字義分解
    •捐:意為舍棄、放棄,如“捐棄”。
    •館:原指住所或官邸,後引申為居所。
    合稱“捐館”字面意為“放棄居所”,借喻死亡。

  2. 用法與語境
    該詞多用于描述官員或顯貴之人的逝世,如《紅樓夢》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館揚州城”,以及唐代顔真卿所撰碑銘“公之捐館也,萬裡迎喪”,均體現其莊重、委婉的表達特點。

  3. 曆史淵源
    最早可追溯至《戰國策·趙策二》“今奉陽君捐館舍”,後演化為“捐館”或“捐舍”。宋代司馬光《郭子儀單騎退敵》中亦用此詞,可見其延續性。

  4. 近義婉辭
    同類表達包括“捐館舍”“捐舍”等,均以“舍棄居所”暗指死亡,避免直接提及。

“捐館”是古代上層社會對死亡的避諱說法,需結合具體文獻理解其文化内涵。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百憂庳矢波濤才名裁模憧憧擾擾诋訾動輪頓具耳光槁梅隔錯根蒂關市龜筮故銜浩汗劾按诃叱河源黃策荒誕無稽江漘監視交搆假惺惺經綸手進侍爵谥鞠杖看碧成朱匡扶撩湖輪箘貿儒莫不傾動加禮釀制配第鵬力平原兄弟譬媲欠折巧舌如簧請僞清腴人行橫道線柔膩入入市師水碼頭逃時條鬯吞刀刮腸頑惡微和五放家鴮鸅毋追收謏聞諧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