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狷傲的意思、狷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狷傲的解釋

猶高傲。 茅盾 《動搖》九:“說到最後一句, 方太太 忍不住一陣心酸,要落下眼淚來,但此時,狷傲支配了她全身,她覺得落淚是乞憐的态度,于是努力忍住了。” 茅盾 《子夜》五:“ 屠維嶽 冷冷地說,眼光裡露出狷傲自負的神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狷傲”是由“狷”與“傲”組合而成的詞語,需結合兩字的含義綜合理解:

  1. “狷”的含義
    傳統釋義中,“狷”有兩種核心含義:

    • 潔身自好:如《論語》中“狷者有所不為”,指不隨波逐流、堅守原則的性格。
    • 急躁、耿直:如《國語》注“狷者,守分有所不為”,隱含固執、不妥協的特質。
  2. “傲”的含義
    “傲”本義為“倨也”(《說文》),指傲慢、自高自大,如“傲骨”“傲慢”等詞均體現對他人的輕視或自我膨脹。但也可引申為“自信不悔”,如“值得驕傲”的正面用法。

  3. “狷傲”的合成意義
    結合兩字,“狷傲”通常形容一種清高孤傲、不隨俗流的性格,包含以下特征:

    • 消極層面:因過度堅持自我原則而顯得固執、難以親近,甚至帶有傲慢态度。
    • 積極層面:體現不妥協的獨立品格,如文人常以“狷傲”自喻清高氣節。
  4. 使用語境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評價性描述,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褒貶。例如:

    • 貶義:“他狷傲自持,常因小事與人争執。”
    • 褒義:“畫家狷傲不群,拒絕迎合世俗審美。”

注意:“狷傲”并非現代常用詞,更多是古漢語或文學創作中的組合用法,需謹慎使用以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狷傲》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狷傲》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心胸狹窄,性格高傲,不易妥協,固執己見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狷傲》的首部分是犬(犭)部,尾部分是㣎(㡀),總共由12個筆畫組成。

來源

《狷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左傳·僖公三十年》:“狷,心狹也;傲,高而易疾也。”這個詞組最初的意思是描述人心胸狹窄,以及高傲而容易生氣的特點。

繁體

《狷傲》的繁體字為「獧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狷」字的舊寫法為「巛獧」,而「傲」字的舊寫法為「敖」。

例句

1. 他的狷傲性格使得他很難與他人合作。

2. 她的傲慢與狷窄的個性讓她在團隊中變得孤立。

組詞

與《狷傲》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1. 獨狷:形容一個人極端狹窄、自私自利。

2. 狷介:形容一個人固執、不易妥協。

3. 傲慢:形容一個人自大、目中無人。

4. 傲視:形容一個人高傲地看待他人,不屑一顧。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狷傲》意思相近的詞有:

1. 刻薄:形容一個人心胸狹窄、善于挑剔别人的過錯。

2. 自傲:形容一個人滿足于自身的成就,看不起他人。

與《狷傲》意思相反的詞有:

1. 開明:形容一個人心胸寬廣、能容納不同的觀點。

2. 謙遜:形容一個人虛心、能夠接受他人的指導和建議。

總結

《狷傲》一詞形容一個人心胸狹窄、性格高傲,不易妥協,固執己見。它的部首是犬,拆分為犭和㣎,總共由12個筆畫組成。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文獻《左傳·僖公三十年》。在古代寫法中,「狷」字舊寫為「巛獧」,而「傲」字舊寫為「敖」。繁體字為「獧傲」。《狷傲》的用法舉例包括描述一個人難以合作、孤立的性格特點。與該詞意思相關的一些組詞有「獨狷」和「狷介」。相近的詞有「刻薄」和「自傲」,而相反的詞有「開明」和「謙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