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箕帚妾 ”。
“箕箒妾”是古代漢語中的謙稱用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歸納如下:
該詞為“箕帚妾”的異體寫法,指持箕帚(清掃工具)的奴婢,用于謙稱自己的妻妾。常見于古代文獻中,表達對配偶或侍妾的謙卑态度,類似“拙荊”“賤内”等用法。
主要用于古代對話或書信中,體現說話者的自謙态度。例如清代王韬《淞濱瑣話》中,用“充後房箕帚妾”表達納妾時的謙遜說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戰國策》相關注釋版本。
《箕箒妾》是一個中國古代漢字詞語,意指“箕和箒是妾”。其中,“箕”是一種用來揚谷物或清理雜物的器具,“箒”是一種類似于掃把的工具,“妾”是指女婢或妾室。
《箕箒妾》的部首分别是 “竹”、“竹”、“女”。根據筆畫拆分,“箕”有10畫,“箒”有11畫,“妾”有4畫。
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詩詞《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其中有一句“箕箒斯搴兮,靡忍且奪”。詩人在描述自己欣賞到女子風采時,以箕和箒比喻其美妙。
《箕箒妾》的繁體字為「箕箒妾」。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以《箕箒妾》為例,可以将繁體字「箕箒妾」轉換為古代寫法「䇕帚妾」。
1. 他買來兩把箕箒,打算整理院子裡的落葉。
2. 老爺子不止有一個妻子,還有幾個箕箒。
1. 管箕:用來盛放或裝運篩谷物的竹或木制容器。
2. 箒帚:用來清掃地面的竹、木、草等制成的工具。
3. 婢女:古代富人家中的仆人或使女。
1. 箕帚:與箕箒類似的用來清掃的工具。
2. 侍妾:指隸屬于一位貴族或官僚的妾室。
1. 整齊:指事物有序,沒有雜亂。
2. 宰相:指古代最高的政治官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