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寄言的意思、寄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寄言的解釋

(1).猶寄語、帶信。《楚辭·九章·思美人》:“願寄言於浮雲兮,遇 豐隆 而不将。” 唐 元稹 《遣興》詩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東西跳。” 明 袁宏道 《祝雨》詩:“寄言行雨兒,莫下山頭去。”

(2).謂把某種思想感情寄托在詩文之中。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序:“是故復之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宋書·謝靈運傳論》:“自 建武 暨乎 義熙 ,歷載将百,雖綴響聯辭,波屬雲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麗之辭,無聞焉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寄言"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語言傳遞思想或情感。根據權威詞典及文獻記載,該詞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1. 基本釋義 "寄"意為托付、傳遞,"言"指言語或文字,二者組合表示"寄托言辭"。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其指"傳達話語或思想"的行為,常見于委托他人傳話或書面表達心意的場景,如"臨别寄言,願君珍重"。

  2. 文學語境應用 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寄言"常作為修辭手法出現。如《楚辭·九章》中"寄言棹船女,空水共鮮新",此處通過寄托言辭構建詩意意象。唐宋詩詞中多用于借景抒情,如白居易"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的勸誡表達。

  3. 現代語義延伸 現代漢語中該詞保留古典意蘊,多用于正式文書或藝術創作。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特别注明其"多含寄托深意"的特征,常見于書信體、題辭等需要情感濃縮表達的文體形式。

網絡擴展解釋

“寄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寄語、帶信
    指通過文字或口信傳遞信息,常用于表達對他人的囑托或思念。例如《楚辭·九章·思美人》中的“願寄言於浮雲兮,遇豐隆而不将”,以及唐代元稹詩句“寄言抱志士,日月東西跳”。

  2. 寄托思想感情于詩文
    将情感、志向等融入文學創作中,多見于古典詩詞。如曹雪芹在《紅樓夢》判詞中寫道“寄言纨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白居易的詩句“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輕許人”也屬此類表達。

二、例句與用法

三、總結

“寄言”既可指實際的信息傳遞,也可作為文學創作手法,通過含蓄的方式表達深層情感或哲理。其用法在古典文獻中尤為常見,體現了漢語的凝練與意境美。

别人正在浏覽...

霸持柏成搬嘴寶字崩騰比肩連袂弊亂不第超然赤體上陣寵厲代作杜耳惡聞煩政剛腸嫉惡剛佷格巴巴革然構廈灌築航線橫汾什花钗讙兜謊價皇轝嘩誅扈扈冱結嘉賴賈子謹禀恺至堪士科柏良笃罹兵零賣馬蓼旄羽牡麻披頭蓋腦仟眠青辂擒生踏伏勤役乞食三清境三親六故缫車申曲神似順成噝溜田雞礮腯雞相仗銷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