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惡的意思、疾惡的詳細解釋
疾惡的解釋
[hate] 憎惡
疾惡反動勢力
詳細解釋
憎恨壞人壞事。《後漢書·趙岐傳》:“仕州郡,以廉直疾惡見憚。” 唐 白居易 《和<陽城驿>》:“疾惡若巷伯,好賢如緇衣。”《明史·王來傳》:“而 來 執法嚴,疾惡尤甚,以公事杖死縣令不職者十人。”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以天堂之逐客,又為人間道德之憎者,超越凡情,因生疾惡,與天地鬥争,苟見衆生動於凡情,則輒施以賤視。”
憎惡。《荀子·強國》:“夫 桀 紂 聖王之後子孫也,有天下者之世也……俄而天下倜然舉去 桀 紂 而犇 湯 武 ,反然舉疾惡 桀 紂 而貴帝 湯 武 ,是何也?”《東觀漢記·王丹傳》:“資性清白,疾惡豪強。”《晉書·羊祜傳》:“ 祜 貞慤無私,疾惡邪佞, 荀勖 、 馮紞 之徒甚忌之。”《南史·循吏傳·何遠》:“ 遠 性耿介,無私曲……其所會遇,未嘗以顔色下人。是以多為俗士所疾惡。”
詞語分解
- 疾的解釋 疾 í 病,身體不舒適:疾病。目疾。殘疾。諱疾忌醫。 一般的痛苦:疾苦。 疼痛:疾首蹙額。 恨:疾惡如仇。 古同“嫉”,妒忌。 弊病,缺點:“寡人有疾”。 快,迅速:疾步。疾走。疾進。疾馳。疾足先得。
- 惡的解釋 惡 è 不好:惡感。惡果。惡劣。惡名。丑惡。 兇狠:惡霸。惡棍。險惡。兇惡。 犯罪的事,極壞的行為:惡貫滿盈。 好美愛善 惡 ù 讨厭,憎恨,與“好(刼 )”相對:可惡。厭惡。好(刼 )惡。 好美愛
網絡擴展解釋
“疾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 讀音:jí wù(根據權威來源如标注,部分非權威網頁注音為jí è,但應以jí wù為準)。
- 核心含義:指憎恨壞人壞事或表達強烈的憎惡之情。例如《後漢書·趙岐傳》中“廉直疾惡見憚”,即強調對邪惡行為的痛恨。
二、詳細解析
-
詞義來源
- 最早見于《莊子·外物》中的“疾惡如仇”,後漢唐文獻如孔融《薦祢衡表》、白居易詩作均有引用。
- 明代《明史·王來傳》記載其“執法嚴,疾惡尤甚”,進一步體現該詞對邪惡的批判态度。
-
使用場景
- 道德批判:常用于表達對不道德或違法行為的譴責,如“疾惡反動勢力”。
- 文學表達:魯迅在《摩羅詩力說》中以“超越凡情,因生疾惡”形容對世俗丑惡的疏離。
-
常見搭配
- 成語“疾惡如仇”為高頻用法,強調對惡行的極端憎恨,如“見善若驚,疾惡如仇”。
三、注意事項
- 發音易混淆:需注意與“嫉惡”(jí è)區分,後者多表“嫉妒”,而“疾惡”側重“憎恨”。
- 語境適用性: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口語中較少單獨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或例句,可參考《後漢書》《明史》等典籍,或權威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疾惡,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厭惡、憎惡。它的拆分部首是疒和惡,其中疒是指病痛,惡是指不好的行為或品質。疾惡的筆畫數目是12畫。
疾惡一詞源于《莊子·逍遙遊》:“為惡始疾”。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人們開始做壞事時,就會出現厭惡的心情。繁體字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都是“疾惡”。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疾惡的古時寫法是“疒吳”。其中,“疒”表示疾病,“吳”表示不好的意思。
下面是一些例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疾惡的用法:
1. 他對社會上的疾惡行為深感厭惡。
2. 隻有通過教育和引導,我們才能減少人們對于疾惡行為的容忍度。
3. 面對疾惡之人,我們應該堅定地抵制,并為正義發聲。
疾惡可以與一些其他詞語搭配組詞,如:“疾惡如仇”(對惡行極為仇恨),“疾惡如癡”(對惡行感到非常憤怒)。
與疾惡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憎恨”、“厭惡”、“讨厭”等。反義詞可以是:“喜歡”、“寬容”、“接受”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