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疾惡的意思、疾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疾惡的解釋

[hate] 憎惡

疾惡反動勢力

詳細解釋

憎恨壞人壞事。《後漢書·趙岐傳》:“仕州郡,以廉直疾惡見憚。” 唐 白居易 《和<陽城驿>》:“疾惡若巷伯,好賢如緇衣。”《明史·王來傳》:“而 來 執法嚴,疾惡尤甚,以公事杖死縣令不職者十人。”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以天堂之逐客,又為人間道德之憎者,超越凡情,因生疾惡,與天地鬥争,苟見衆生動於凡情,則輒施以賤視。”

憎惡。《荀子·強國》:“夫 桀 紂 聖王之後子孫也,有天下者之世也……俄而天下倜然舉去 桀 紂 而犇 湯 武 ,反然舉疾惡 桀 紂 而貴帝 湯 武 ,是何也?”《東觀漢記·王丹傳》:“資性清白,疾惡豪強。”《晉書·羊祜傳》:“ 祜 貞慤無私,疾惡邪佞, 荀勖 、 馮紞 之徒甚忌之。”《南史·循吏傳·何遠》:“ 遠 性耿介,無私曲……其所會遇,未嘗以顔色下人。是以多為俗士所疾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疾惡"在漢語中為複合詞,包含兩個主要義項:

一、動詞用法 指痛恨邪惡的人或事,常構成"疾惡如仇"的固定搭配。該詞源可追溯至東漢典籍,《後漢書·陳蕃傳》記載"前山陽太守翟超,東海相黃浮,奉公不桡,疾惡如仇",強調對惡行持堅決抵制的态度。現代語義延續此核心,《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釋為"憎恨壞人壞事"的正義立場。

二、名詞用法 古漢語中存在特殊含義,指"急速産生的惡果"。《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注疏"疾,猶速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進一步闡釋"疾惡者,謂惡之急速蔓延不可遏"的衍生義。此用法多見于先秦至兩漢文獻,現代已鮮少使用。

詞義辨析方面需注意:當代語境下主要采用第一義項,使用時多與"如仇""若雠"等程度副詞連用,體現強烈的道德批判色彩。第二義項屬古代漢語中的特殊表義方式,研究古籍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

“疾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讀音:jí wù(根據權威來源如标注,部分非權威網頁注音為jí è,但應以jí wù為準)。
  2. 核心含義:指憎恨壞人壞事或表達強烈的憎惡之情。例如《後漢書·趙岐傳》中“廉直疾惡見憚”,即強調對邪惡行為的痛恨。

二、詳細解析

  1. 詞義來源

    • 最早見于《莊子·外物》中的“疾惡如仇”,後漢唐文獻如孔融《薦祢衡表》、白居易詩作均有引用。
    • 明代《明史·王來傳》記載其“執法嚴,疾惡尤甚”,進一步體現該詞對邪惡的批判态度。
  2. 使用場景

    • 道德批判:常用于表達對不道德或違法行為的譴責,如“疾惡反動勢力”。
    • 文學表達:魯迅在《摩羅詩力說》中以“超越凡情,因生疾惡”形容對世俗丑惡的疏離。
  3. 常見搭配

    • 成語“疾惡如仇”為高頻用法,強調對惡行的極端憎恨,如“見善若驚,疾惡如仇”。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或例句,可參考《後漢書》《明史》等典籍,或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家落戶八番繃簧邊人參較測識唱嚎赤軍子淳熟從甥大荔人悼懼燈燭輝煌地隣都撚子二線訛異分星拊拂負鼓公屍鼓栧好個亨運槐衙嘩吟獲生簡靜教習脊封矜緩隽品軍憲阃望連耞列徒柳營江露書秣馬厲兵撓志内勾使破缺期刊權正取類祛逐箬簍邵平圃省録世經勢族受記肅振泰風調嘴學舌文君司馬霧霾無刑限役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