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古礼。《汉书·郊祀志下》:“ 元帝 即位,遵旧仪,间岁正月,一幸 甘泉 郊 泰畤 ,又东至 河东 祠后土,西至 雍 祠 五畤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 粲 恆典之。”《旧唐书·后妃传下·代宗睿真皇后沉氏》:“是用仰稽旧仪,敬崇大号,举兹礼命,式遵前典。”
“旧仪”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ù yí,其核心含义指“古礼”,即古代传承下来的礼仪或制度。以下是详细解析:
定义
“旧仪”指代古代沿用的礼仪规范,通常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礼制相关。例如《汉书》中提到汉元帝“遵旧仪”,即遵循前代礼制进行祭祀活动。
近义词与反义词
《汉书·郊祀志》
记载汉元帝即位后,依照旧仪每隔一年正月前往甘泉等地祭祀,体现了对传统礼制的遵循。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提及东汉末年旧仪废弛,王粲参与重建礼制,说明“旧仪”在制度变迁中的重要性。
礼仪改革中的对照
例如近代殡葬改革中,“旧仪”指代披麻戴孝、焚香祭拜等传统仪式,常与新式礼仪(如追悼会、鞠躬默哀)形成对比。
文化研究意义
该词常用于历史、文献研究,反映特定时代的文化特征与社会规范。
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可知,“旧仪”一词强调对古代礼制的继承与沿袭,其含义稳定且多用于正式文献语境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用例,可参考《汉书》《三国志》等典籍原文。
《旧仪》这个词是指旧时的礼节和仪式。在古代社会,人们会按照一定的礼仪和仪式进行行为和交往,这些规范和传统被称为“旧仪”。
《旧仪》的拆分部首是日(贝早)。它的笔画数为7画。
《旧仪》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和礼仪制度。在《周礼》、《仪礼》等经典著作中,有关于礼仪的规范和仪式的描述,为后世所继承和奉行。
《旧仪》的繁体字为「舊儀」。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旧仪》的古汉字写法为「救以時古旧仪」。
1. 他非常尊重老人,始终坚持遵循旧仪。 2. 在传统婚礼上,新郎新娘需要遵循各种旧仪。 3.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旧仪已经逐渐被淡忘。
传统、礼仪、仪式、规范、遵循
传统、经典、习俗、典礼、规矩
现代、新潮、奇特、异于常规的、新仪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