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集名。為 宋 初和尚 惠崇 等九人所作。已失傳。 宋 歐陽修 《六一詩話》卷二:“國朝浮圖以詩名於世者九人。故時有集號《九僧詩》,今不復傳矣。”參見“ 九僧 ”。
九僧詩是宋初由九位僧人合作創作的詩集總稱,其解釋可綜合為以下要點:
基本定義
指北宋初期惠崇、希晝、文兆等九位僧人組成的詩歌團體共同創作的詩集。該詩集原名《九僧詩》,但原集已失傳,僅有部分詩句散見于宋代文獻(如歐陽修《六一詩話》卷二)。
成員與詩風
九位僧人包括希晝、文兆、惠崇、懷古等,他們繼承晚唐賈島、姚合的「苦吟」傳統,注重字句推敲。作品多描繪山林幽靜之景與隱逸生活,風格清寂淡泊,以精警的斷句見長,但整體意境常顯零散。
文學史地位
作為「晚唐體」代表詩人,九僧詩在宋初詩壇獨樹一幟,但因題材狹窄、缺乏完整意境,影響力逐漸式微。其創作方式(九人各作一句合為全詩)也成為文壇典故,用以形容集體創作的高超文采。
現存狀況
原《九僧詩集》已佚,僅有歐陽修等宋代文人的評述留存,具體詩作可通過《六一詩話》《瀛奎律髓》等文獻片段窺見。
如需更完整的考據資料,可參考《六一詩話》及《宋史·藝文志》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