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九能的意思、九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九能的解釋

古指大夫應當具備的九種才能。《詩·鄘風·定之方中》“蔔雲其吉” 毛 傳:“建邦能命龜,田能施命,作器能銘,使能造命,升高能賦,師旅能誓,山川能説,喪紀能誄,祭祀能語,君子能此九者,可謂有德音,可以為大夫。”《舊唐書·魏玄同傳》:“今使百行九能,折之於一面,具僚庶品;專斷於一司,不亦難矣。” 清 龔自珍 《商周彜器文錄叙》:“制器能銘,居九能之一,其人皆中大夫之材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九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九能”原指古代大夫應具備的九種才能,後引申為形容一個人能力全面且出衆,能夠勝任多種任務。其中“九”在中國文化中象征完美與全面,“能”則指能力或才華(、、)。

二、古代具體出處

根據《詩經·鄘風·定之方中》毛傳記載,九種才能包括:

  1. 建邦能命龜:占卜建國吉兇
  2. 田能施命:管理農田時頒布政令
  3. 作器能銘:為器物撰寫銘文
  4. 使能造命:出使時隨機應變
  5. 升高能賦:登高可作詩賦
  6. 師旅能誓:統領軍隊時立誓動員
  7. 山川能說:熟悉山川地理
  8. 喪紀能诔:撰寫悼文
  9. 祭祀能語:主持祭祀的祝禱能力。

三、文學應用與延伸

古代文學作品中常以“九能”贊譽才華橫溢者,例如:

四、現代用法

現多用于比喻綜合性人才,如“他堪稱九能之才,業務、管理、創作樣樣精通”。需注意該詞屬于書面語,日常使用頻率較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典故或詩詞用例,可參考《詩經》毛傳及漢唐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九能的意思

《九能》是一個複合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九”和“能”。它的意思是指有多種能力、有多種才能。

拆分部首和筆畫

“九能”的拆分部首是“丿”和“龍”,分别位于“九”和“能”字的左側。根據筆畫數來确定,其中“九”有二筆,“能”有十三筆。

來源和繁體

“九能”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獻中,在《莊子·外物》一書中有記載。在繁體字中,“九”和“能”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與現代簡化字有所不同,但在“九能”這個詞上變化不大。

例句

1. 他是個九能的人,無論是寫作還是演講都很出色。

2. 她以九能的才華赢得了大家的贊賞。

組詞

1. 九能力(形容有多種才能的)

2. 能力九端(形容才能多樣,各方面都很出色)

近義詞

多才多藝、多能多藝、百能百藝

反義詞

單一、單能、無才無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