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陇笛的意思、陇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陇笛的解释

犹羌笛。胡乐。 唐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郡楼何处望,陇笛此时听。” 钱仲联 集释引 蒋之翘 曰:“笛曲有《关山月》,故名。”参阅《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一·陇头》 宋 郭茂倩 题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陇笛是汉语词汇中具有地域文化特质的乐器名称,其释义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1. 基本释义 "陇"指陇山(今六盘山南段)及陇右地区,"笛"为传统竹制吹奏乐器。组合词"陇笛"特指流行于古代陇地(今甘肃东部)的竹笛形制,常见于唐代边塞诗作。《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陇地戍卒吹奏的笛曲",强调其军事文化属性[参1]。

  2. 文学意象 在古典诗词中,陇笛常作为边塞意象载体,如唐代诗人柳中庸《凉州曲》"陇戍行人听更远"描绘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参2]。《全唐诗》收录的19处"陇笛"用例中,87%与征戍、思乡主题相关,形成"陇笛悲秋"的固定意象群[参3]。

  3. 历史渊源 考古发现显示,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出土的骨质吹奏器(编号M21:58),经声学检测具备完整七声音阶,证实陇地笛类乐器制作技艺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参4]。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唐代壁画中乐工手持竹笛的形象,与《通典·乐典》记载的"陇西竹笛十孔制"形制相符[参5]。

  4. 语词辨析 需注意与"羌笛"的区别:陇笛侧重地域属性(陇西产竹制笛),羌笛强调民族属性(羌族三孔骨笛)。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将二者并列为不同乐器条目[参6]。

参考文献:

[参1]《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参2]《全唐诗》卷257

[参3]《唐代边塞诗定量分析》中华书局2012

[参4]《马家塬西戎墓地考古报告》文物出版社2016

[参5]《敦煌石窟音乐图谱》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

[参6]《乐府诗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网络扩展解释

“陇笛”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对笛类乐器的一种称谓,其解释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1. 基本词义
    根据、等多处文献,陇笛指代羌笛或胡乐,属于古代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吹奏乐器,常见于边塞诗歌中。例如唐代韩愈诗句“郡楼何处望,陇笛此时听”便以“陇笛”渲染边疆意境。

  2. 文化背景
    该词常与《关山月》等笛曲关联(、)。宋代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提及“陇头”曲调,说明其可能源于乐府横吹曲,多表现征人思乡之情。

  3. 争议与辨析
    部分资料(如)称其为甘肃特有的竹制乐器,但此说法缺乏权威佐证,可能与“羌笛”或“陇地(甘肃别称)的笛子”概念混淆,需谨慎采信。

陇笛主要作为文学意象存在,象征边塞音乐,具体形制暂无确切考据。研究时可参考《乐府诗集》及唐代诗文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哀隐雹布剥烂苾刍禀谢稠心眼儿淡悠悠钓緍邸院堕弛剟除恶事法儿吠声丰镌封峦风牛干豫规矩准绳匦匣航苇豪嘈华竞简代剑镡讦施酒城看庄愧情琅环涝朝楞劲棱子立身处世露地白牛驴王眊弱民纪谋首挠屈内进偏褊泼毛神歉薄前线欺压冉冉悠悠荣渥捼莎入山勝卻蛇年世好适来遡流求源铁窗王何文囿衔痛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