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寶珠。傳說出自骊龍颔下,故名。《莊子·列禦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 唐 溫庭筠 《蓮浦謠》:“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蕩。” 明 劉兌 《嬌紅記》:“紅牙緩引驪珠串,個個一般圓。” 清 卓爾堪 《海市歌》:“龍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
(2).比喻珍貴的人或物。《南齊書·倖臣傳論》:“長主君世,振裘持領,賞罰事殷,能不踰漏,宮省咳唾,義必先知。故能窺盈縮於望景,獲驪珠於龍睡。” 唐 元稹 《贈童子郎》詩:“ 楊公 莫訝清無業,家有驪珠不復貧。” 清 陳其元 《庸閑齋筆記·解元抄襲陳文》:“主司閲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猶未定元。外舅適得一卷,大喜,以為獨得驪珠矣。”《孽海花》第十三回:“這回 章自蜚 、 聞韻高 都沒有中,驪珠已失,所得都是鱗爪罷了。”
(3).楊梅的别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果蓏·楊梅》:“ 陸遊 詩:‘未愛滿盤堆火齊,先驚探頷得驪珠。’按,謂楊梅也。”
(4).龍眼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龍眼》。
“骊珠”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本義溯源
骊珠最初指傳說中骊龍颔下的寶珠,典出《莊子·列禦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骊龍颔下。” 傳說此珠需潛入深淵、冒險探取,故象征極珍貴的事物。
二、比喻引申
三、植物别名
部分文獻記載其作為植物别稱:
四、文化意象
骊珠在典故中常與“探骊得珠”的冒險精神關聯,象征對真理或藝術的極緻追求,如“隻有不畏巨浪的弄潮兒,才能覓得骊珠”。
注:不同文獻對“骊珠”的植物指代存在差異,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骊珠》一詞指的是一種寶石,形狀圓潤,光彩璀璨,珍貴而美麗。它象征着華貴、高貴和光輝。
《骊珠》的拆分部首為骊(馬)和珠(玉)。其中,骊的部首為馬,珠的部首為玉。骊的筆畫數為15,珠的筆畫數為9。
《骊珠》一詞源自于古代傳說中,骊山有一棵奇特的古樹,樹上結出了一顆珍貴的寶石,這顆寶石就被稱為骊珠。繁體字中,骊珠分别寫作麗珠。
古時漢字中,《骊珠》的寫法可能存在多種變體。常見的寫法是“驪珠”或“黎珠”,但這些變體仍指代相同的寶石。
1. 他帶着一顆閃耀的骊珠,吸引了衆人的目光。
2. 她戴着一串骊珠項鍊,顯得格外典雅。
骊珠沒有常規的組詞形式,因其本身已表示高貴、珍貴和華貴。
近義詞包括:珍珠、寶石、瑪瑙。
反義詞為普通、平凡、無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