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水經》, 漢 桑欽 撰。 清 錢謙益 《徐霞客傳》:“﹝ 霞客 ﹞其書數萬言,皆訂補 桑 經 酈 注。”
“郦注”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其含義:
一、指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經注》 這是最常見的用法:
二、個别文獻中的特殊用法(較少見) 有極少數資料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細心觀察"之意,但這種用法在主流詞典和文獻中未見廣泛佐證,建議謹慎使用此釋義。
注:若涉及學術研究,建議參考中華書局版《水經注校證》等權威注本,或通過專業古籍數據庫核實原始文獻。
《郦注》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對某種文字或文獻進行注解、評論和補充的行為。
根據《康熙字典》,《郦注》的部首是「鬲」,它包含了13個筆畫。
《郦注》一詞源于西漢劉向所著的《郦注春秋》,這本書是對春秋時期的史書《春秋》進行注釋和評點。隨着時間推移,《郦注春秋》逐漸演變為表示一種對古籍或古文獻進行注解和解釋的行為。
《郦注》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沒有任何區别。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郦注」采用的是篆書的寫法,字形與今天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依然可辨認。
1. 這本書是對古代文獻的《郦注》。
2. 學者們花費了許多時間對這部古籍進行《郦注》。
1. 郦史(對史書進行注解和補充)
2. 注解(進行文字或文獻的解釋和說明)
3. 評點(對某項内容進行評論和指正)
1. 注解
2. 評注
3. 解釋
1. 原文
2. 原義
3. 原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