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吏員的意思、吏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吏員的解釋

(1).泛指大小官員。《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吏員自佐史至丞相,十二萬二百八十五人。”

(2).指地方官府中的小官。《後漢書·光武帝紀下》:“今百姓遭難,戶口耗少,而縣官吏職所置尚繁,其令司隸、州牧各實所部,省減吏員。”《水浒傳》第十八回:“茶博士指着道:‘今日直日的押司來也。’ 何濤 看時,隻見縣裡走出一個吏員來。”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惡章攀桂》:“ 淮揚道 章攀桂 ,以吏員起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吏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側重,主要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泛指官員群體
    廣義上指各級官員的總稱,涵蓋從底層佐史到高級官員的全體官吏。例如《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記載“吏員自佐史至丞相,十二萬二百八十五人”。這一用法多見于漢代及以前的文獻,強調官員體系的整體規模。

  2. 特指地方基層官吏
    狹義上專指地方官府中的低級辦事人員,如文書、差役等。例如《後漢書·光武帝紀下》提到“省減吏員”,即裁撤冗餘的地方小官。明清時期更側重此義,如清代昭槤《嘯亭雜錄》中記載“以吏員起家”,指從基層小吏逐步晉升。

二、使用與演變

三、造句示例

該詞既有泛指官員的古典用法,也有特指基層小官的狹義用法,需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後漢書》等原始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吏員的意思

吏員(lì yuán)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意為官員、官吏、職員。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吏員的部首是口(kǒu)字旁。它由9筆組成,分别為:豎、橫、撇、橫、豎、撇、點、橫折、橫。

來源和繁體

吏員一詞源自古代的官名,最早出現在《周禮·樂志》中。繁體字為吏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吏員的寫法有時會和現代稍有不同。例如,字形可能更加繁複,筆畫順序和結構可能略有變化。

例句

1. 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吏員,深受上級的賞識。

2. 許多市民對政府吏員的工作态度非常滿意。

組詞

- 吏員犯罪

- 吏員階級

- 吏員任命

近義詞

- 官員

- 公務員

- 員工

反義詞

- 百姓

- 民衆

- 平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