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禮用的意思、禮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禮用的解釋

謂用禮儀約束。《三國志·蜀志·來敏傳》“坐事去職” 裴松之 注引《亮集》:“昔 成都 初定,議者以為 來敏 亂羣,先帝以新定之際,故遂含容,無所禮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禮用”是一個文言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通過禮儀規範對人的行為進行約束或引導。該詞強調禮儀在規範社會關系和道德準則中的實際應用,如《三國志》注引《亮集》提到“無所禮用”,即指未以禮儀約束來敏的行為。

  2. 詞語結構

    • 禮:核心含義包含社會儀式(如婚禮、喪禮)、道德準則(禮教)及尊敬态度(禮讓)。
    • 用:此處作動詞,表示“運用、施行”。
  3. 語境應用 典型用例可見于三國時期文獻,如裴松之注《三國志》中的“無所禮用”,反映當時對禮儀規範作用的讨論。現代文學中偶見比喻性使用,如“鳥類的婚禮用珍珠點綴草地”這類詩意化表達。

  4. 關聯概念 與成語“禮尚往來”(lǐ shàng wǎng lái)存在關聯性,二者均強調禮儀在人際互動中的雙向規範作用。

此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更多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創作場景。理解時需結合具體語境,重點關注“禮”作為社會規範與“用”作為實踐手段的結合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禮用

“禮用”是一個常見的詞彙,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禮”和“用”。

在《說文解字》中,部首“礻”代表着禮儀。而部首“用”表示使用。所以,“禮用”的意思可以理解為運用禮儀。

筆畫方面,字母“禮”一共由四畫組成,部首“礻”占據三畫部分,另外一畫在右邊;而字母“用”可以分為五畫,上面有一橫,下面有四豎。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國。禮儀在古代被視為重要的社會規範,它可以展示一個人的教養和修養。因此,“禮用”對于古代人來說非常重要,意味着運用禮儀之道。

在繁體字中,“禮用”也被寫作“禮用”,保留了原本的含義和詞形。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古代的“禮用”字寫作“礿”,甚至還有一種古文化寫作“識”。

以下是一些關于“禮用”的例句:

  1. 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禮儀,來展示我們的修養。
  2. 他熟練地運用了各種禮儀,讓人印象深刻。

下面列舉一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組詞: 禮儀、禮貌、儀式、禮節、儀容。

2. 近義詞: 禮節、禮貌、禮儀、規矩。

3. 反義詞: 粗魯、無禮、不敬、草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