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曆問的意思、曆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曆問的解釋

遍問。 唐 韓愈 《平淮西碑》:“皇帝歷問于朝,一二臣外,皆曰:‘ 蔡帥 之不廷授,于今五十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曆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拼音:lì wèn
    釋義:意為“遍問”,即逐一詢問或廣泛征詢。該詞源自唐代韓愈《平淮西碑》中的記載:“皇帝歷問于朝,一二臣外,皆曰:‘蔡帥之不廷授,于今五十年。’”

  2. 語境與用法
    在古代文獻中,“曆問”多用于描述君主或權威人物廣泛征詢意見的行為。例如韓愈碑文中,皇帝通過“曆問”群臣以決策國事。現代漢語中,此詞使用頻率較低,但在引用古文或仿古表達時可見,如造句“成功的經驗不一定自己去經曆,問路才會不迷路”。

  3. 字義解析

    • 曆:本義為“經曆、經過”,引申為“逐一、普遍”(如“曆訪各校”)。
    • 問:指“詢問、探求”,強調主動尋求解答。
  4. 現代引申與示例
    現代語境中,“曆問”可比喻廣泛學習或借鑒他人經驗,如“快速喝到牛奶,不一定自己養牛,要問要學,才能真有學問”。但需注意,這種用法更偏向文學化表達,日常交流中較少使用。

總結來看,“曆問”是一個具有曆史語境的詞彙,主要強調廣泛征詢或逐一探求,其核心含義可通過古文例證和字義拆分清晰呈現。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曆問

曆問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意為詳細詢問、追問事情的來龍去脈、經曆、原因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曆問的部首是⽂,總筆畫數為13劃。其中,左邊的部分是由⿰方罙組成,右邊是由⿱⽀貝構成。

來源

曆問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漢字,形聲字,字形表意,并通過上下文衍生出相應的意義。

繁體

繁體字“歷問”,在繁體字書寫中,保留了原本的整體結構和字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曆問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秦代的寫法可能是“厤問”,而漢朝的寫法則可能是“歴問”。

例句

1. 我們需要對這個問題進行詳細的曆問,才能找到解決辦法。

2. 他曆問了許多人,終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3. 在審訊中,警察對嫌疑人進行了連續的曆問。

組詞

1. 曆經:經曆種種,一路走來。

2. 曆史:過去的事件和事物的記載和研究。

3. 問詢:詢問、打聽。

近義詞

追問、追查、盤問、追究

反義詞

回避、回顧、縱容、放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