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劈木柴。《诗·豳风·东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郑玄 笺:“栗,析也。”一说:堆积木柴。见 高亨 《诗经今注》。
“栗薪”是出自《诗经·豳风·东山》的词汇,具体含义存在两种解释:
劈木柴
郑玄在《毛诗笺》中注解“栗”为“析”(劈开),认为“栗薪”指劈柴的动作。原句“烝在栗薪”可理解为“(苦瓜)被放置在劈开的柴堆上”。
堆积木柴
现代学者高亨在《诗经今注》中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栗薪”指堆积的木柴,强调柴薪的堆放状态而非劈砍动作。
补充说明
如需深入探讨,可参考《诗经》注疏类文献或语言学专著。
《栗薪》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剥去枯黄的树皮”。栗子,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其外壳也被称为栗薪。
《栗薪》的拆分部首分别为木和艸。它的总笔画数为14画。
《栗薪》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魏志·略》中。在这部著作中,栗薪被描述为一种用于燃烧的木柴。
《栗薪》的繁体字为「栗薪」,没有发生变化。
在古代,栗薪的汉字写作「栗芯」或「栗械」。这些写法仍然传承至今,但在现代汉字中已经不常使用。
1. 他用小刀剥去栗薪的外壳,露出了饱满的栗子。
2. 清明时节,人们常用栗薪煮粥以向祖先祭拜。
1. 栗子:指栗子的果实。
2. 栗壳:指栗子外的硬壳。
3. 枯黄:形容植物或物体失去水分后所呈现的黄色。
榛果、板栗、松子等。
新绿、青葱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