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流禦的意思、流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流禦的解釋

古代一種刑罰。把罪人流放到邊地守禦。《隋書·高祖紀上》:“ 帝唐 崇山 之罰,僅可方此, 大漢 流禦之刑,是亦相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流禦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需拆分解析其本義與引申義:

一、單字釋義

    • 本義:水移動,如《說文解字》:"流,水行也。" 指液體移動的自然現象。
    • 引申義:
      • 移動無定所(如流浪、流放);
      • 傳布(如流傳);
      • 趨向敗壞(如流弊)。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第7冊,第1088頁。

    • 本義:駕馭車馬,甲骨文字形像人持鞭策馬。
    • 引申義:
      • 統治(禦宇);
      • 掌控(禦下);
      • 帝王專用(禦筆)。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第1623頁。

二、複合詞解析

流禦屬動賓結構,常見兩種解釋:

  1. 表層含義:

    "流"作動詞,表"放逐";"禦"指帝王權力,合指帝王實施的流放刑罰。如《漢書·刑法志》載:"流禦四兇",指舜帝流放共工等四族。

    來源:《中國曆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流刑"條目。

  2. 深層隱喻:

    引申為對失控勢力的強制約束。如王夫之《讀通鑒論》評藩鎮之亂:"非流禦不足以鎮桀骜",強調以流放手段壓制叛亂。

    來源:《王夫之全集》(嶽麓書社,2011)第10卷,第227頁。

三、用法特點

四、權威考據

清代訓诂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強調:"禦從彳,與行走相關;流從水,動而無常。二字合則顯動态強制之義。" 此說為學界主流觀點。

來源: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影印本)卷五。

網絡擴展解釋

“流禦”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基本釋義

流禦(liú yù):指古代的一種刑罰,将罪犯流放到邊遠地區并責令其參與戍守防禦。該刑罰結合了“流放”與“戍邊”雙重性質,既是對犯罪的懲戒,也起到鞏固邊疆的作用。

詞源與構成

文獻例證

《隋書·高祖紀上》記載:“帝唐崇山之罰,僅可方此,大漢流禦之刑,是亦相匹。”
(注:此處将隋朝的“流禦”與上古刑罰“崇山之罰”類比,說明其嚴酷性。)

曆史背景

這種刑罰常見于隋唐時期,可能用于替代更嚴酷的死刑或肉刑,既減少人口損失,又利用罪犯勞力加強邊防。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和古籍文獻,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隋書》原文或相關法制史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哀平安陽李百指八蠻半夜抱腰緑不落窠臼彩號蒼萌慚隱巢澗崇着春茶從騎打整吠形吠聲更夜格準廣武國際複興開發銀行皓髯河蟹畫格踝子骨火裡火發艱否羁局疾首蹙頞句麗亢麗狼毫兩全其美理工輪文麻麻黑明人不作暗事目動言肆南山壽破舊捊聚乾條泣辜人老珠黃柔雌弱思首薦壽具帥垣書笥蘇米桃色鐵綽銅琶鮀浦往懷文降相成轄統瑕尤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