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六典的意思、六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六典的解釋

(1).謂古代六方面的治國之法。《周禮·天官·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一曰治典,以經邦國,以治官府,以紀萬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國,以教官府,以擾萬民;三曰禮典,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五曰刑典,以詰邦國,以刑百官,以糾萬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國,以任百官,以生萬民。”《文選·張衡<東京賦>》:“建象魏之兩觀,旌六典之舊章。” 薛綜 注:“言所以立兩觀者,欲表明六典舊章之法。” 唐 褚亮 《祭方丘樂章·肅和》:“九宮肅列,六典相儀。”

(2). 隋 宮廷中的女官。《隋書·後妃傳序》:“ 開皇 二年,著内官之式……又採 漢 晉 舊儀,置六尚、六司、六典,遞相統攝,以掌宮掖之政。”“六典”是:一典琮,掌琮玺器玩;二典贊,掌導引内外命婦朝見;三典栉,掌巾栉膏沐;四典器,掌樽彜器皿;五典執,掌扇傘燈燭;六典會,掌財帛出入。

(3).《唐六典》的省稱。 唐 韓愈 《請複國子監生徒狀》:“國子監應三舘學士等,準《六典》。” 廖瑩中 注:“《唐六典》三十卷, 開元 十年,起居舍人 陸堅 被詔撰, 玄宗 手寫六條曰:理典、教典、禮典、政典、刑典、事典。至二十六年書成。” 姚華 《論文後編》:“典之稱名,原始《尚書·堯典》一篇,後乏繼者,雖古有《五典》, 唐 有《六典》,然《五典》書不傳,《六典》雖傳,要都為總部,不屬專篇,名或相因,體不相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六典”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文獻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類:

一、《周禮》中的治國六典(核心含義)

源自《周禮·天官·大宰》,是西周時期提出的六種治國法典,包含:

  1. 治典:規範國家體制與官府運作
  2. 教典:涉及教化民衆與官員教育
  3. 禮典:制定禮儀制度以調和社會關系
  4. 政典:管理賦稅與民生事務
  5. 刑典:确立刑法體系以維護秩序
  6. 事典:推動生産與經濟發展
    此為儒家經典治國理論的體現,影響後世法典編纂。

二、隋朝宮廷女官制度

隋代設六類女官分管宮廷事務:

三、《唐六典》的簡稱

唐代官修行政法典,全稱《大唐六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行政法典,系統記載了唐代官制與行政法規。韓愈曾引用其内容規範國子監制度。


應用示例

可通過等來源進一步查閱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六典的意思

《六典》是指中華民族古代禮儀制度的重要著作,它包括了《儀禮》、《周禮》、《禮記》、《樂經》、《論語》、《孟子》等六部經典著作。這六部經典對于研究中國古代禮儀制度、思想道德有着重要的價值。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六典》的拆分部首是“六”和“典”,其中,“六”是指數目為六,表示數量的意義;“典”是指典籍、法規的意義。

根據《康熙字典》的統計,拆分後的筆畫數為12畫。

來源和繁體字

《六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禮制文化以及儒家經典的發展。它在中國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對于各個時期的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繁體字中,《六典》的寫法為「六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字形和結構有所不同。例如,「典」這個字在古代的寫法中,其右邊的偏旁部首通常寫作「書」,并且字形更加古樸、簡練。

例句

《六典》中有很多經典的例句,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這句話強調了君子應該追求道德美而不沉淪于惡劣的行為。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典範、典籍、典型、文典。

近義詞:經典、典雅、規範。

反義詞:俗、散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