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厲飭 ”。戎裝,軍服。一說,佩猛厲之飾物。《禮記·月令》:“﹝季秋之月﹞天子乃厲飾,執弓挾矢以獵。” 鄭玄 注:“厲飾謂戎服,尚威武也。”《呂氏春秋·季秋》:“是月也……天子乃厲服厲飭,執弓操矢以射。” 陳奇猷 校釋:“謂佩猛厲之飾物,備取禽也……飭,飾通。”
“厲飾”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文獻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戎裝、軍服
這是最常見的解釋,指古代天子或貴族在特定場合(如狩獵、出征)穿戴的威武軍服。例如《禮記·月令》中提到“天子乃厲飾,執弓挾矢以獵”,鄭玄注:“厲飾謂戎服,尚威武也。”
佩戴猛厲的飾物
另一種說法認為“厲飾”指佩戴象征勇猛的裝飾物,可能與武器、盔甲上的圖騰或配件相關。《呂氏春秋·季秋》中有“厲服厲飭,執弓操矢以射”的記載,陳奇猷校釋将其解釋為“佩猛厲之飾物”。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禮記》《呂氏春秋》等原文及注疏。
《厲飾》是個多音字詞,主要有兩個意思:
1. 厲:形容誠懇認真、嚴謹認真。
2. 飾:指裝飾、修飾。
《厲飾》的部首是廠,共有10畫。
内部構造:廠(部首)+ 力(原聲部)+ 攵(補充部)。
《厲飾》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其原始形态可追溯到甲骨文時期。
《厲飾》的繁體字為「厲飾」。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存在變體和區别,所以部分字可以以不同的形态出現。關于《厲飾》的古代寫法,詳細信息尚不明确。
1. 他在工作中一貫嚴謹認真,以厲飾著稱。
2. 這幅畫的厲飾讓整個房間更加華麗。
1. 厲害、飾品、精飾、飾物、裝飾、彩飾
1. 彩飾、修飾、裝點、打扮、裝飾、美化
1. 簡樸、樸素、無飾、素雅、樸實、樸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