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用的意思、並用的詳細解釋
並用的解釋
全都使用;一同使用。《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 晉 郭璞 《江賦》:“咨五才之并用,寔永德之靈長。”《宋史·禮志十一》:“攷國朝之制,祖宗舊諱二字者,皆著令不許并用。”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上·戒殺放生》:“要之扶危濟困,是君子之存心;而救蟻埋蛇,亦仁人所并用。”并,現寫作“并”。 劉大白 《看月之群》詩之五:“常人隻能用眼看月,詩人卻能用心看月,看詩人詩裡的月,是要眼和心并用的呵!”
詞語分解
- 並的解釋 並 ì 同“并”。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用的解釋 用 ò 使人或物發揮其功能:使用。用心。用兵。用武。 可供使用的:用品。用具。 進飯食的婉辭:用飯。 花費的錢財:費用。用項。用資。 物質使用的效果:功用。有用之才。 需要(多為否定):不用多說。 因
網絡擴展解釋
“並用”是漢語詞彙,拼音為bìng yòng,繁體寫作“並用”,簡體為“并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指同時使用或一起使用兩種或多種事物、方法等。例如“手腳並用”“手腦並用”,均強調不同部分或功能的協同作用。
-
詞源與古典文獻
該詞曆史久遠,可追溯至《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並用之”,指金、木、水、火、土五種材料共同被利用。晉代郭璞《江賦》中“五才並用”也延續了這一用法。
-
現代用法
常見于強調協調性、綜合性的場景,如“軟硬兼施,恩威並用”,表示不同手段結合;或“手腦並用”等成語,提倡身體與智力的協作。
-
相關擴展
- 近義詞:并用、并行、兼用。
- 反義詞:獨用、單一。
- 注意:繁體“並用”多用于古典文獻或特定語境,現代簡體文本一般寫作“并用”。
若有進一步考據需求,可參考《左傳》或漢語詞典中的古典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並用(bìng yòng)是一個漢字詞語,其中的“並”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立人,右邊是行人,整體表示兩人并排行走。它的筆畫數為8畫。
“並用”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書寫方式。在古時候,漢字有着不同的寫法,有時候字的左右順序是相反的。而“並用”正是其中一個字的相反寫法,“用並”。
並用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並用”,保持了原來的字形。
以下是關于“並用”的例句:
1. 他們並用力量,推動了項目的進展。
2. 這兩個國家應該並用資源,共同發展經濟。
與“並用”相關的詞彙有:
1. 並行:同時進行或發生的意思。
2. 並列:并列排列的意思。
3. 並肩:肩并肩的意思。
與“並用”相對的反義詞是“單用”。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将很願意幫助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