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赤文。喻指絢爛的文章。《晉書·文苑傳序》:“夫文以化成,惟聖之高義,行而不遠,前史之格言,是以溫 洛 禎圖,緑字符其丕業;苑山靈篆,金簡成其帝載。”
(2).指道教的符箓、經文。 唐 杜牧 《贈李處士長句四韻》:“玉函怪牒鎖靈篆,紫洞香風吹碧桃。” 南唐 李建勳 《題魏壇》詩之一:“舊碑經亂沉荒澗,靈篆因耕出故基。” 明 高啟 《端午席上詠美人钗符》:“靈篆貯紗囊,薰風緑鬢旁。” 金檀 輯注引《抱樸子》:“午日朱書赤靈符著心前,以辟兵疫百病。”
“靈篆”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結合不同語境其釋義有所側重:
指書法或篆刻技藝極為精湛,通常用于褒揚。該含義由“靈”(高超、精妙)與“篆”(篆書或篆刻)組合而成,強調技藝超凡脫俗。例如:
指與道教相關的符箓、經文或神聖文字,常見于宗教文獻:
提示:該詞屬專業術語,具體釋義需結合上下文。如需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晉書·文苑傳序》等文獻。
《靈篆》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靈和篆。
「靈」是一個三點水的字形,拆分部首為「火」和「心」。它的基本意思是指鬼魂、神靈或者超自然的存在。在古代漢字中,「靈」還有靈活、聰明等意思。
「篆」是一個八點水的字形,拆分部首為「竹」和「八」。它是指篆刻這種文字表現形式,也表示古代的文字和印章的意思。
《靈篆》是指篆刻的一種形式,畫有神秘的符號和圖案,寓意深遠。
靈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甲骨文時期。在那個時候,人們用篆刻表達他們的想法和意念。隨着時間的推移,篆刻逐漸演變成了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
「靈篆」在繁體字中寫作「靈篆」。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靈篆」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由于篆刻受到文化和地域的影響,每個時代、每個地方的字形都有所不同,但總體上保留着基本的形态。
1.他的作品采用古老的靈篆風格。
2.我正在學習如何刻寫靈篆。
石刻、篆刻、篆字、篆書
幽玄、神秘、玄妙
平凡、普通、常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