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陵邑的意思、陵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陵邑的解釋

(1). 漢 代為守護帝王陵園所置的邑地。借指帝王陵墓所在地。《文選·班固<西都賦>》:“與乎州郡之豪傑,五都之貨殖,三選七遷,充奉陵邑。” 李善 注:“ 元帝 詔曰:‘往者有司緣臣子之義,奏徙郡國人以奉園陵。自今所為陵者,勿置縣邑。’然則 元帝 始不遷人陪陵。自 元 以上,正有七帝也。”《文選·顔延之<拜陵廟>詩》:“衣冠終冥漠,陵邑轉蔥青。” 李善 注引 張晏 曰:“ 景帝 作 壽陵 ,起邑。” 明 唐順之 《送柯佥事之楚序》:“其友人 武進 唐某 送而謂之曰:‘ 柯君 知斯職之不易乎!蓋在 漢 時諸陵邑,習俗龐雜,豪猾所窟穴,故天子常為選用強察能治劇吏以附循而芟薙之。’”

(2).山丘和城邑。《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後》:“夫 河 者水陰,四瀆之長,今乃大決,沒漂陵邑,斯昭陰盛盈溢,違經絶紀之應也。” 顔師古 注:“大阜曰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陵邑”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制度、字面分解及特殊用法三個層面解析,具體如下:

一、曆史制度層面(核心含義)

  1. 漢代陵邑制度
    陵邑是漢代為守護帝王陵園而設置的行政區域,兼具軍事守衛與政治控制功能。例如,漢朝在長安城周邊設置七座陵邑,強制遷移各地富豪至此居住,既削弱地方豪強勢力,又充實京畿人口。這一制度在元帝時期被廢止,不再新建陵邑縣。

  2. 代指帝王陵墓所在地
    因陵邑圍繞帝王陵墓而建,後世常以“陵邑”借指陵墓所在區域,如《漢書》記載“沒漂陵邑”即指洪水淹沒陵墓周邊地區。

二、字面分解與擴展含義

三、特殊用法(需謹慎參考)

“陵邑”主要與漢代陵墓管理制度相關,兼具地理與政治意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西都賦》等古籍,或關注考古學中陵邑遺址的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陵邑的意思

陵邑(líng yì)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古代帝王的墳墓和陵園。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陵邑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阝”和“邑”,部首“阝”表示與山有關的意思,部首“邑”是一個意義為城市的部首。

陵邑一共有8個筆畫。

來源

陵邑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葬禮制度。在古代,皇帝和貴族死後,會被安葬在專門為他們建造的陵墓中,這些陵墓多為巨大的墳冢,周圍常有圍牆保護。陵墓所在的地方被稱為“陵邑”,表示對帝王和貴族的尊敬和紀念。

繁體

陵邑的繁體寫法為「陵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陵邑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代的寫法是「陵邑」。

例句

1. 這是一座古代帝王的陵邑,非常莊重壯麗。

2. 陵邑中的陵墓保存得很完好,是重要的曆史遺迹。

3. 古代帝王的陵邑常常成為遊客們瞻仰的景點。

組詞

陵墓、陵園、陵祭、陵寝、陵廳

近義詞

陵墓、陵園、皇陵

反義詞

城邑、都市、鄉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