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靈液的意思、靈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靈液的解釋

(1).滋潤萬物的雨露。《文選·揚雄<劇秦美新>》:“神歇靈液,海水羣飛。” 劉良 注:“天地神祇,以 秦 無道之甚,故歇其靈潤滋液,不降福祥。”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枯槁之類,浸育靈液,六合之内,沐浴鴻流。” 唐 武元衡 《賀甘露表》:“聖德至而和風應,元氣滋而靈液降。”

(2).仙液。 三國 魏 曹植 《升天行》之一:“靈液飛素波,蘭桂上參天。”《文選·郭璞<遊仙詩>》:“圓丘有奇草, 鐘山 出靈液。” 李善 注:“靈液,謂玉膏之屬也。”喻指美酒。 唐 韓愈 《遊青龍寺贈崔大補阙》詩:“二三道士席其間,靈液屢進頗黎盌。”

(3).對水的美稱。 唐 陳鴻 《長恨歌傳》:“浴日餘波,賜以湯沐,春風靈液,澹蕩其間。” 明 周梅墟 《步步嬌·帶雨鳴柯》套曲:“碧蒙茸蔓草迷荒徑,濕淋漓靈液澄江浄。” 清 鈕琇 《觚賸·石言》:“秀氣迴薄,靈液潛滋。是生石寶,美勝懸黎。”

(4).唾液。道教以為唾液可以灌溉髒腑,潤澤肢體,故稱。 唐 顧雲 《苔歌》:“瓊蘇玉鹽爛漫煮,嚥入丹田續靈液。”《雲笈七籤》卷六十:“津液候滿口則嚥之……如此三止,是謂漱嚥靈液,灌溉五藏,面乃生光。”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人一·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入舌下為神水,腎液流入舌下為靈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靈液"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自然雨露的雅稱 指滋潤萬物的甘露,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如三國嵇康《聲無哀樂論》中"浸育靈液"比喻自然恩澤,《劇秦美新》注疏更以"靈潤滋液"形容天地惠澤。

  2. 道教仙家聖水 在神話語境中特指仙界的玉液瓊漿,如曹植《升天行》描述"靈液飛素波",郭璞《遊仙詩》将鐘山泉水喻為"玉膏之屬",均指可延年益壽的仙液。

  3. 水體的文學美稱 唐代文人常以此雅稱清水,如陳鴻《長恨歌傳》用"春風靈液"描繪溫泉,周梅墟詞作以"靈液澄江浄"形容清澈江水。

  4. 養生術語中的唾液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道教養生觀,将唾液稱為"灌溉髒腑"的靈液,認為其有潤澤身體的功效,并賦予"神水""金漿"等别名。

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若涉及古典文獻解讀或中醫養生理論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代對象。、5、6提供了較為完整的古籍引用,可查閱原始文獻了解詳細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靈液:詞義及來源

《靈液》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字組成。其中,表示具有超自然力量或精神力量的事物,代表着神奇、神秘的屬性;而指的是液體,強調了其具有流動性。因此,靈液一詞指代着一種特殊的液體,具有神奇、神秘的屬性。

部首和筆畫拆分

按照部首拆分,字的部首是字的部首是

按照筆畫拆分,字共由5筆組成,分别為豎提字共由10筆組成,分别為豎鈎橫撇橫折鈎豎鈎

繁體字

《靈液》的繁體字寫作靈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最早出現的古代漢字寫法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期。但關于靈液這個詞的古漢字寫法資料較少,無法給出确切的古代寫法。然而,隨着漢字的演變和标準化,現代的寫法成為了通用的書寫形式。

例句

1. 他喝下靈液後,身體恢複得奇迹般地迅速。

2. 這種神秘的靈液傳說能夠讓人獲得長生不老的能力。

相關詞語

組詞:神靈、液體、靈感

近義詞:仙露、魔液、靈丹妙藥

反義詞:凡塵、俗液、凡人之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