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令器的意思、令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令器的解釋

優秀的人才。《三國志·吳志·張嚴程阚薛傳論》:“ 張紘 文理意正,為世令器, 孫策 待之亞於 張昭 ,誠有以也。”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貢舉》:“ 師旦 曰:‘此輩誠有詞華,然其體輕薄,文章浮艷,必不成令器,臣懼之,恐後生倣效,有變陛下風俗。’” 清 王晫 《今世說·品藻》:“ 萬履安 有子八人,長孫 貞一 ,并稱令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令器”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用來形容人,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 核心釋義: “令器”指優秀的人才或能成大器的人。“令”在這裡是形容詞,意為“美好的”、“善的”、“傑出的”。“器”指人的才能、器量、才幹。因此,“令器”就是指具有美好品德、傑出才能,将來能擔當重任、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這個評價通常用于稱贊年輕人資質不凡,前途遠大。

  2. 字義拆解與關聯:

    • 令: 在古漢語中,“令”有“善”、“美”、“好”的意思(如“令名”指美好的名聲,“令德”指美德)。在“令器”中,“令”正是取此義,修飾“器”。
    • 器: 本指器皿、工具,引申指人的度量、胸襟、才幹、能力(如“大器晚成”、“廟堂之器”)。在“令器”中,“器”指人的才能和資質。
    • 組合: “令器”即“美好的才幹/資質”,指代擁有這種美好才幹的人,即傑出人才。
  3. 典型用法與語境: “令器”常用于對他人的贊譽,尤其是在評價年輕後輩時,表示對其資質和潛力的高度認可。它帶有一種期許的意味,認為此人将來必能有所作為。例如:

    • “此子聰慧過人,他日必為令器。”(這孩子聰明過人,将來必定是傑出人才。)
    • “少負令器之名。”(年輕時就有傑出人才的名聲。)
  4. 經典文獻例證(增強權威性): 最著名的例子出自《晉書·王羲之傳》:

    “(王羲之)年十三,嘗谒周顗,顗察而異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長,辯贍,以骨鲠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司徒導之從子也。導嘗謂曰:‘吾家佳子弟,何慮無令器邪?’” 這段記載中,王導(東晉宰相)稱贊王羲之等王家子弟為“佳子弟”,并說“何慮無令器邪?”(何必擔心沒有傑出人才呢?),這裡的“令器”就是用來指代像王羲之這樣才華橫溢、前途無量的優秀人才。此例出自正史,是“令器”一詞最權威的出處和用法典範。

“令器”是一個褒義詞,特指資質美好、才能傑出、将來能成大器的人才,尤其用于贊譽有前途的年輕人。其核心在于“令”(美好)修飾“器”(才能/器量),強調人的内在優秀品質和未來潛力。

網絡擴展解釋

“令器”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優秀的人才或傑出的人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令器”指代才華出衆、品德高尚的人,常被用來比喻在特定領域具有卓越能力或成就的個體。其核心含義與“美材”“賢才”等詞相近,強調對他人的敬佩與認可。

二、詞源與文獻用例

  1. 詞源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史書典籍,如《三國志·吳志》中評價張紘“文理意正,為世令器”,表明其才能受到高度推崇。
  2. 曆史用例
    • 《南史》記載沈演之幼年時被預言“此童終為令器”,後成為南朝重臣。
    • 元代雜劇《陳州粜米》用“令器”對比人物品性,如“劉衙内原非令器”。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三國志》《南史》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削飙霆庇廕伯常餐飲乘危出調慈光存心養性道業咢然蕃坊翻讨覆巢毀卵肐胝兒卦肆裹屍馬革海族呵導薨然呴呴濡沫後交黃金盞黃頭女真灰頭土面矯翮接觸器警拔九屬開腿克然靈樹龍道靇靇龍箫祢生摸秋末學膚受内榮呢子蟠錯盤考钤括錢肆青牛文梓窮鼠齧貍入暮拾蜯水運肅布糖蘿蔔桃部提名道姓塗山婉約缊畜無冬無夏賢人君子憲師協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