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淩厲的意思、淩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淩厲的解釋

1.淩空高飛;升騰直上。 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鮋鰕踴悅於泥濘,赤螭淩厲乎高冥。” 唐 李德裕 《鳳凰賦》:“畏采毛之摧落,不淩厲而奮飛。”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八:“盡期君淩厲,羽翮高秋,世事幾如人意,儒冠還負身謀。”

2.形容氣勢猛烈逼人。《三國志·魏志·賈翊傳》“ 太祖 不從,軍遂無利”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至于 赤壁 之敗,蓋有運數。實由疾疫大興,以損淩厲之鋒。” 宋 朱淑真 《白菊》詩:“回旋秋色漙清露,淩厲西風紫嫩霜。” 明 宋濂 《諸子辯》:“﹝ 莊子 ﹞其學無所不窺,其文辭汪洋淩厲,若乘日月,騎風雲,下上星辰而莫測其所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老蘇<谏論>》:“文氣淩厲,詞意婉和。”

3.猶嚴肅,嚴厲。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黃忠端公》:“吾鄉 黃石齋 先生為千古偉人,初不知其生前如何風采,餘曾得其《待漏圖》畫像,則恂恂道貌,靄然可親,絶無一毫淩厲氣概。”

4.猶鋒利。 清 端方 《請平滿漢畛域密折》:“爾來時局遷移,戰術大變,前此騎射火器,淩厲無前,今則芻狗弁髦,一無所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淩厲"的詳細釋義(漢語詞典角度)

"淩厲"(現代規範寫法為"淩厲")是一個形容詞,形容氣勢迅猛逼人、銳不可當的狀态。其核心含義在于強調某種力量、态勢或行動具有極強的沖擊力和壓迫感,常帶有勢如破竹、不可阻擋的意味。具體可從以下層面理解:

  1. 詞義解析

    • 淩/淩: 本義為冰,引申有逾越、升高、侵犯、迫近、猛烈等含義。在此詞中取其"迅猛、強盛"之意。
    • 厲: 本義為磨刀石,引申有嚴格、猛烈、嚴肅、奮起等含義。在此詞中取其"猛烈、嚴肅、奮發"之意。
    • 組合義: 二字結合,生動描繪出一種昂揚奮發、迅猛強勁、所向披靡的氣勢或姿态。
  2. 主要義項與用法

    • 形容攻勢、行動迅猛有力: 指攻擊、進擊等動作速度快、力量大、勢頭猛,難以抵擋。
      • 示例: 攻勢淩厲 | 淩厲的扣殺 | 軍隊攻勢淩厲,所向披靡。
      • 來源參考: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 形容氣勢、威勢逼人: 指人或事物散發出的氣魄、威嚴或态勢非常強大、咄咄逼人。
      • 示例: 氣勢淩厲 | 淩厲的眼神 | 寒風淩厲。
      • 來源參考: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形容言辭、筆鋒等尖銳鋒利: 指說話、批評或寫作的筆觸尖銳、深刻、不留情面。
      • 示例: 言辭淩厲 | 筆鋒淩厲 | 批評得十分淩厲。
      • 來源參考: 《應用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使用特點

    • 褒義居多: 常用于褒揚勇猛、果斷、銳意進取的精神或行動(如淩厲的攻勢、作風淩厲)。
    • 中性或特定語境: 有時也用于中性描述(如寒風淩厲),或在特定語境下帶有一定壓迫感(如淩厲的目光)。
    • 搭配對象: 常與"攻勢"、"氣勢"、"目光"、"寒風"、"作風"、"筆鋒"、"言辭"等詞語搭配使用。

"淩厲"一詞精準地刻畫了那種迅猛、強勁、銳利且極具壓迫感和沖擊力的狀态,是漢語中表現力量與氣勢的常用詞彙。其規範寫法為"淩厲","淩厲"為舊形或異體。

網絡擴展解釋

“淩厲”是“淩厲”的異體寫法(“淩”為“淩”的異體字),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形容氣勢迅猛、銳利逼人,常用于描述攻擊性、沖擊力或威壓感極強的狀态。
例:戰鬥中的攻勢、激烈的言辭、迅猛的動作等,如“淩厲的劍氣”“攻勢淩厲”。


二、詳細釋義

  1. 氣勢猛烈
    強調壓倒性的力量與速度,如《明史·海瑞傳》中“下令飇發淩厲”形容政令執行迅猛嚴格。現代語境中多用于形容競技、軍事或藝術表現(如舞蹈動作)。

  2. 升騰高飛(古義)
    古漢語中可指淩空飛翔,如晉代葛洪《抱樸子》用“赤螭淩厲乎高冥”描繪神獸騰空之态。

  3. 人的精神風貌
    引申為意氣昂揚、奮不顧身的姿态,如描述士兵“淩厲前行”,或文學中表現勇往直前的鬥志。


三、使用注意

如需更多古籍例證或近義詞辨析,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挨搪表墓逼突不塵慚悚長差誠烈初眠從令如流翠翹待絕怠戲箪瓢頂磚頭斷腸草度揆二郎神犯賤分區負袟共栖狗尾續貂勾拽黑客槐階棘路加官晉爵鑒定人寄目就壻儣俍狼頭連航貍頭龍杖彌衍蓦越難道說淖潦内署陪輔撲複親睹頃息青崦輕冶裙幅阮郎歸繕兵蛇行雙月縮甲談古說今怗怗鐵錫通臂拳無邪吳燕仙嶽小正錫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