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靈和柳的意思、靈和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靈和柳的解釋

《南史·張緒傳》:“ 劉悛 之為 益州 ,獻 蜀 柳數株,枝條甚長,狀若絲縷。時舊宮 芳林苑 始成, 武帝 以植於 太昌 靈和殿 前,常賞玩咨嗟,曰:‘此楊柳風流可愛,似 張緒 當年時。’”後遂以為詠柳常用之典。 唐 唐彥謙 《漢代》詩:“梓澤花猶滿, 靈和 柳未凋。” 宋 陸遊 《小市》詩:“樓臺到處 靈和 柳,簾幕誰家 子晉 笙?” 明 夏完淳 《宴送盛伯含之金陵》詩:“舊京無限 靈和 柳,折盡東風第一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靈和柳”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文學意象,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典故出處

出自《南史·張緒傳》:南朝齊武帝時,益州刺史劉悛進獻蜀地柳樹,枝條細長如絲,種植于太昌靈和殿前。齊武帝賞玩時感歎“此楊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時”,将柳樹姿态與名士張緒的風流氣度相比拟。

二、核心詞義

  1. 本義:特指靈和殿前的蜀柳,後成為詠柳的典故。
  2. 引申義:比喻人的風姿秀雅,尤指具有張緒般潇灑氣質的文人雅士。如宋詞中常用“靈和柳”贊友人風儀(如王之道《點绛唇》)。

三、文學應用

四、相關延伸

“靈和”單獨使用時另有引申義,可指代和諧修養(如《文選·江賦》注)、政治清明或琴藝高超者,但這些含義與“靈和柳”典故無直接關聯。

注:具體詩文用例可參考《南史》《全唐詩》《全宋詞》等文獻,建議通過權威古籍數據庫獲取完整文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靈和柳的意思

《靈和柳》是一個成語,表示一個人聰明機智,反應敏捷。這個成語中的“靈”指思維敏銳,乖巧聰明,“柳”指柔軟靈活。兩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人敏捷聰明,反應迅速。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靈”字的部首是火,總共有5畫;“柳”字的部首是木,總共有8畫。

來源和繁體

《靈和柳》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高祖本紀》中關于劉邦參加鴻門宴的記載。當時項羽要劉邦寫下自己的名字,劉邦寫下“字靈長柳下惠康公”。項羽讀後想到其中的含義,深感劉邦機智靈敏,于是頗為贊賞。因此,“靈和柳”逐漸成為一個成語。

繁體字中,“靈”字沒有變化,“柳”字變成了「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靈”字的寫法是“ㄌㄧㄥ”,而“柳”字則沒有變化。

例句

他的思維靈活敏捷,做事像靈和柳一樣迅速。

組詞

機靈、靈活、靈敏、靈巧。

近義詞

聰明、敏捷、機智。

反義詞

呆闆、笨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