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令德的意思、令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令德的解釋

(1).美德。《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子産 寓書於 子西 ,以告 宣子 曰:‘子為 晉國 ,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币, 僑 也惑之。’”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定谥》:“昔 周公 , 文王 之子,諡曰 文公 。苟有令德,不嫌同諡。” 清 劉大櫆 《程府君墓志銘》:“奕奕 程 宗,世繼其美,傳序及君,令德愷悌。”

(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太子官屬,宜搜選令德,豈有但取丘墓兇丑之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令德”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美德
    指高尚的品德或美好的德行。該釋義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子産在書信中提到晉國應重視“令德”而非財物,強調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例如:“誠能勤修令德,系屬人心”(出自的造句)。

  2. 有高尚道德的人
    指具備卓越品德的人。漢代蔡邕在《上封事陳政要七事》中建議太子官屬應選拔“令德”,即道德出衆者。

其他補充

如需具體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左傳》、蔡邕著作等古籍,或查看上述來源中的詳細引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令德簡介

《令德》(lìng dé)是一個漢字詞語,************的品德和行為。下面将進一步介紹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及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令德》的拆分部首是人(亻)和心(忄),它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具體的書寫順序為:橫、豎、撇、捺、橫折鈎、橫、撇、橫、撇、豎、撇、豎、橫。

來源和繁體

《令德》一詞源于古代漢字演變而來,原義為命令和道德。在繁體字中,令的字形為令而德的字形為德,與簡體字形有所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形式中,有些變體寫法,如令的古字形為令丶口,德的古字形為彳吉。這些古字形在現代使用中已經較少見。

例句

他是一個具有高尚令德的人,無私地幫助他人。

組詞

令行禁止、德高望重、有令有德、令公德私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美德、善行、品德;反義詞:惡果、惡行、惡行敗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