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名。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晉 陶潛 曾居于此。 南朝 梁 蕭統 《陶靖節傳》:“ 淵明 嘗往 廬山 , 弘 命 淵明 故人 龐通之 齎酒具於半道 栗裡 之間。” 唐 白居易 《訪陶公舊宅》詩:“ 柴桑 古村落, 栗裡 舊山川。” 李光 《題亞子分湖舊隱圖》詩之二:“浮家泛宅 梨川 夢,尋壑經邱 栗裡 情。”
“栗裡”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地理位置
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廬山溫泉北面虎爪崖下,是晉代詩人陶淵明的故鄉。村内有“清風橋”(又名柴桑橋),相傳為陶淵明歸田後常經過的地點。
曆史與文學關聯
部分詞典(如)提到“栗裡”可作成語,讀作“lì lǐ”,形容人行為謹慎小心,如栗子外殼般嚴密戒備。但此用法在其他權威文獻中未見明确佐證,可能為引申義或誤傳。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陶淵明相關史料。
《栗裡》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它既可以指代人名、地名、還可以表示動詞或形容詞。
《栗裡》的拆分部首是木,筆畫數為九畫。
《栗裡》是漢字組詞,由“栗”和“裡”兩個字組成。其中,栗是指栗子,是一種常見的果實;裡是表示距離、範圍的單位。兩字結合起來,可以理解為栗子所在的地方、範圍。
在繁體字中,“栗裡”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中,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其構造與現代相似,隻是一些細節的筆畫形狀有所差異。裡的寫法則基本沒有變化。
1. 我們一起去栗裡采栗子。
2. 這座山上的栗裡一片金黃。
1. 栗子:指栗子這種果實。
2. 栗山:指種植栗樹的山區。
3. 栗園:栽種栗樹的園地。
4. 栗色:指帶有栗子顔色的棕褐色。
1. 村莊:與栗裡類似,都是指一定範圍或區域。
2. 果園:與栗園類似,都是指種植果樹的園地。
1. 栗外:與栗裡相對,指栗子所在地之外的區域。
2. 栗子:與栗裡相對,指栗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