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科和工科的并稱。 巴金 《探索集·作家》:“她插隊到農村住了九年,後來考上了大學,家裡要她學理工。”
“理工”是漢語中常見的複合詞,由“理”和“工”兩個語素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理”指理學,即自然科學中的基礎理論學科,如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工”指工學,即應用科學中的工程技術學科,如機械工程、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等。二者合稱後泛指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
從構詞結構分析,“理工”屬于并列式合成詞,兩個語素地位平等且語義互補。該詞最早見于近代教育體系分類,如1902年《欽定學堂章程》将學科分為“文科”與“理工科”。在現代高等教育中,“理工類院校”特指以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為主的高等學府,如清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3年版)》将“理工科”細分為12個學科門類,包含數學類、物理類、機械類等89個一級學科,其知識體系強調邏輯推理與實驗驗證相結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指出,該詞在語用層面常與“文科”形成對應概念,體現“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術特征。
“理工”是中文語境中特有的詞彙,指代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的綜合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理工”是“理科”與“工科”的合稱:
該詞最早出現于19世紀80年代,由中國留學生将英文“Science(科學)”與“Technology(技術)”結合翻譯而成。在西方語境中,通常直接使用“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分類,而“理工”一詞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根據權威定義,理工包含以下學科:
理工領域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是現代工業文明的核心驅動力,涉及能源開發、醫療技術、信息技術等關鍵方向。
百川白舫白狗碧琉璃參尋澄視赤蟹出處吹齑道魁滌綸定亂扶衰恩甚怨生奮庸伏利溝浍孤堆孤直閈闳嘿觀鴻溟環玭花水江陰驚悚近途藍尾酒牢燭斂骨吹魂厲民面謾腹诽彌道默不做聲匿名書排閑派演品色衣愆和磬師融浃聲塵審究書符咒水宿善唐年探抉特洛伊木馬庭廟題扇銅河投敵頭盤徒說瓦術問拟象牀先舅鹹淵笑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