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日而食的意思、并日而食的详细解释
并日而食的解释
[be very poor] 隔几天才能吃一天的饭,形容生活窘困之极
详细解释
两天用一天的食粮。形容生活艰苦。《礼记·儒行》:“篳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郑玄 注:“二日用一日食也。”《后汉书·陈敬王羡传》:“并日而食,转死沟壑者甚众。”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故五月渡 瀘 ,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词语分解
- 并日的解释 ∶同一天 ∶连日并日趱程详细解释.谓两日并一日。犹言兼程。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信乐土之足慕,忽并日之载驰。”.同日。《后汉书·朱穆传》:“岂得同年而语,并日而谈哉?”.整天。 清 王士禛
- 食的解释 食 í 吃:食肉。食欲。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食 ì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食 ì 用于人名:郦食其
网络扩展解释
“并日而食”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拼音:bìng rì ér shí
- 字面含义:将两天的饮食合并到一天食用,形容生活极度贫困,无法保证每日温饱。
- 引申义:也用于形容因事务繁忙而无法按时饮食(此用法较少见,需结合语境判断)。
出处与典故
- 最早文献:
出自《礼记·儒行》,描述儒者清贫的生活状态:“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历史用例: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及:“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以此表明北伐的艰难。
用法与语境
- 语法结构:紧缩式成语,常作谓语,中性词。
- 适用场景:
- 描述古代或现代极端贫困的生活(如:“战乱时期百姓并日而食”)。
- 现代可比喻资源匮乏(如:“山区学校经费紧张,师生并日而食”)。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饥寒交迫、食不果腹
- 反义词:丰衣足食、锦衣玉食
权威性说明
主要释义以《礼记》和《汉典》为依据,例句可参考历史文献及现代扩展用法。如需更多用例,可查看《三国志》或相关历史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题:《并日而食》的意思、构造和例句
同时日夜吃饭的意思
构造:并-丁部 食-食部
总笔画:衍生词:并 :5画 丁:2画 食 :8画
来源:并于日出而食,即意味着同时吃早晚饭
繁体写法:併日而食
古时候汉字写法:並日而食
例句:我们忙得只能并日而食了。
组词: 并行不悖 并驾齐驱
近义词: 同步进食 同时进餐
反义词: 分时进食 分餐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