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獵郎的意思、獵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獵郎的解釋

北魏 拓跋氏 起于 代 北,俗尚獵,故置獵郎,司宿衛侍從,以豪家子弟有才勇者任之,相當于 漢 代期門郎、羽林郎之類。《魏書·官氏志》:“﹝ 天賜 二年﹞置散騎郎、獵郎。”《魏書·周幾傳》:“ 幾 少以善騎射為獵郎。”《北史·古弼傳》:“ 古弼 , 代 人也。少忠謹,善騎射。初為獵郎,門下奏事,以敏正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獵郎”是北魏時期的一種官職名稱,其含義和職能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 起源與背景
    北魏拓跋氏起源于代北地區,當地有崇尚狩獵的習俗,因此設立“獵郎”一職。該官職主要承擔宿衛、侍從等職責,類似于漢代的期門郎、羽林郎,屬于皇帝近衛體系。

  2. 選任标準
    獵郎通常從豪族子弟中選拔,要求任職者具備才能和勇武。例如《魏書·周幾傳》記載周幾因擅長騎射被選為獵郎,而古弼(後受賜名“筆”)也因機敏正直從獵郎起家。

  3. 職能與地位
    主要負責宮廷護衛和隨行事務,兼具軍事與禮儀性質。天賜二年(公元405年),北魏進一步細化官職,增設散騎郎、獵郎等職,反映出其禁衛體系的完善。

  4. 曆史演變
    隨着北魏漢化改革,此類帶有鮮卑特色的官職逐漸被中原官制取代,但作為早期拓跋政權的重要職位,獵郎體現了遊牧文化與軍事制度的結合。

獵郎是北魏前期特有的禁衛官職,兼具選拔貴族子弟、維護皇權安全的雙重作用,後隨時代變遷退出曆史舞台。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獵郎》的意思

《獵郎》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獵人”或“狩獵者”,常用于描述專門從事獵取野獸或禽鳥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獵郎》的部首是“犬”,總共由10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獵郎》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族社會,源于對狩獵活動的稱呼。在繁體字中,寫作“獵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中,獵郎通常寫作“稜郞”,其中的“稜”是表示獵取、捕捉的意思,而“郞”則表示男子的意思。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

例句

1. 他是一位有着豐富經驗的獵郎,擅長捕獵各種野生動物。

2. 獵郎們在山林間穿梭,尋找獵物的蹤迹。

組詞

獵狗、獵器、獵場、獵槍、獵物。

近義詞

獵人、狩獵者、打獵者。

反義詞

保育員、動物保護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