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裂裳的意思、裂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裂裳的解釋

(1).撕裂衣裳。《後漢書·輿服志下》:“ 樊噲 常持鐵楯,聞 項羽 有意殺 漢王 , 噲 裂裳以裹楯,冠之入軍門,立 漢王 旁,視 項羽 。” 晉 幹寶 《<晉紀>總論》:“脫耒為兵,裂裳為旗,非戰國之器也。”

(2).見“ 裂裳裹足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裂裳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由動詞“裂”(撕裂)與名詞“裳”(古代指下衣、衣裙)組合而成,其含義可從字面及引申義兩個層面解析:

  1. 字面本義

    指撕裂衣裳的動作或狀态。古代文獻中常描述因突發狀況(如受傷、緊急避讓)導緻衣物破損。例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晉國将領“裂裳帛而裹之”,指撕開下裳的布條包紮傷口。

  2. 引申象征義

    引申為極度急切或悲痛的情感表達。古人常以撕裂衣裳象征内心激憤、哀恸或決絕态度。如《詩經·邶風·綠衣》鄭玄箋注提及“憂在心,故裂裳”,體現情感的外化。

  3. 典故化用法

    特指割裂衣裳以示決裂的行為。典出《春秋公羊傳·宣公元年》:“楚子伐鄭,晉士會救鄭。楚子去之,士會裂裳涉河。”此處“裂裳”既為渡河便利,亦含與楚軍勢不兩立的隱喻。


參考文獻來源

  1. 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裂”字條,頁1021
  2. 中華書局《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卷三,頁298
  3. 上海古籍出版社《春秋公羊傳譯注》宣公篇,頁176

網絡擴展解釋

“裂裳”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其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指“撕裂衣裳”的動作,常見于曆史典故中。例如《後漢書》記載,樊哙為保護漢王劉邦,撕裂衣裳包裹盾牌進入軍門。

  2. 引申為成語“裂裳裹足”
    源自戰國時期墨子為阻止楚國攻宋,日夜奔走導緻腳部受傷,撕裂衣裳包裹雙腳的典故(《戰國策》《呂氏春秋》),後形容急切奔走或堅定決心。


二、詳細解析

  1. 情感象征
    部分文獻(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因極度悲痛、憤怒而撕裂衣裳,表達激烈的情感。

  2. 曆史用例

    • 軍事場景:晉代幹寶《晉紀》提到“裂裳為旗”,指用撕碎的衣物制作戰旗。
    • 文化隱喻:古時“裳”指下裙,裂裳行為常與禮儀、尊嚴相關,如遮蔽身體或表達決絕态度。

三、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裂裳”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強調急切、悲壯或決絕的意象。例如:“他裂裳為誓,立下救國之志。”

注:不同文獻對“裳”的讀音存在差異,古音讀“cháng”(指下裙),現代多讀“shang”(輕聲,如“衣裳”)。

别人正在浏覽...

晻濭闇丁安樂罷頓炳睟播光搏手菜玉參半滄浪老人滁州西澗磁場措口丹直定香劑掇蜂蛾眉月罰款分說甘腴桄充鬼難古甎好佚惡勞黃車使者漿酒藿肉箭腳椒第節衣謹身決會控款款至了了解人意留後門悶棒民社母鐘獰猙品物輕暢青組雀桁羣獨擾攪熱處理山河易改,本性難移獅吼試香衰悴嗦嗦獺祭特本兔纖小辮小童小有洞洗兒錢僁屑